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2024-11-26 15:46 来源:经济日报头条号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专项行动提出了五大目标,即希望通过治理,实现平台的算法导向正确、算法公平公正、算法公开透明、算法自主可控、算法责任落实。

  网络平台算法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它可以将碎片化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分析,为用户精准画像,提供更加丰富、更易获取、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技术没有善恶,算法应用用得好,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但若平衡不好“效率至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就会本末倒置,反为“负能”。

  “信息茧房”的出现,让用户视野变得狭窄;水军刷榜等操纵榜单行为,干扰了公众的信息获取,影响网络舆论;大数据“杀熟”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算法日新月异,势必会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对算法的规范和监管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陆续出台,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此次专项行动,精准聚焦操纵榜单、诱导沉迷等核心议题,多管齐下进行整治,有利于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构筑更加坚固的算法安全防线。

  互联网平台在利用算法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明确树立“算法向善”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思路,做好“数字守门人”。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保障互联网行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也将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便利、注入新动能。(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2024年11月26日 15:46   来源:经济日报头条号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专项行动提出了五大目标,即希望通过治理,实现平台的算法导向正确、算法公平公正、算法公开透明、算法自主可控、算法责任落实。

  网络平台算法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它可以将碎片化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分析,为用户精准画像,提供更加丰富、更易获取、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技术没有善恶,算法应用用得好,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但若平衡不好“效率至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就会本末倒置,反为“负能”。

  “信息茧房”的出现,让用户视野变得狭窄;水军刷榜等操纵榜单行为,干扰了公众的信息获取,影响网络舆论;大数据“杀熟”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算法日新月异,势必会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对算法的规范和监管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陆续出台,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此次专项行动,精准聚焦操纵榜单、诱导沉迷等核心议题,多管齐下进行整治,有利于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构筑更加坚固的算法安全防线。

  互联网平台在利用算法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明确树立“算法向善”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思路,做好“数字守门人”。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保障互联网行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也将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便利、注入新动能。(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