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从中纪委获悉,各地区各部门“三公”支出的财政预算,在2009年缩减158.0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压缩57.51亿元,其中出国(境)费压缩4.15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7.02亿元、公务接待费压缩36.34亿元。(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2版)
从官员的嘴巴里、屁股下挤出57.51亿元,真是不容易,监管部门为纳税人立了不小的功。
可惜的是,新闻中只能看到“今年压缩了57.51亿”,却读不到一个纳税人最想知道的、也是最关键的数据,那就是这一年“三公”支出到底花了多少钱。按说要告诉公众压缩了多少亿,首先应告诉公众今年一共花了多少钱,去年花了多少钱,公众自己一减,就能算出压缩了多少钱,这是顺理成章的简单算术题。
可事实是公众无法看到更多的政务数字和信息,无法通过那道简单的减法算出“压缩了多少钱”。政府部门垄断着各种数字,垄断着做算术题的权力,公众只能看到一个经过有关部门做过减法后的结论,一个孤零零的数字。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水分(毕竟是地方报上去的,没人不说自己省钱了),可公众的困惑,主要并非不相信“‘三公’支出压缩了57.51亿元”,而在于,没有其他关键的数据作比较,这个孤零零的数据实在无法说明什么。
一方面,如果公众知道每年的“三公”支出是多少,“压缩了57.51亿”才有意义。如果每年的“三公”支出是100亿,压缩了57.51 亿,那是很大的成绩;可如果每年的“三公”支出是1000亿,那压缩了57.51亿就不算什么了。所以,单纯地说压缩多少,公众没有感觉。关于政府“三公”支出的数字,一直是笔糊涂账,没人说得清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2006年的政府“三公”支出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这还是2006年的数据。如果真的是9000亿的话,那“压缩了57.51亿”实在太毛毛雨了。
另一方面,如果公众能看得到政府的“三公”支出,那“压缩了多少钱”对纳税人来说,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的数字,否则,一切只能是政府自说自话了,变成了一种糊弄公众、营造幻觉的数字游戏。不少地方就喜欢在改革中玩这种数字游戏。典型如辽宁弓长岭区的车改:领导每人发了高达每年8万元的车补,当地宣传部门还宣称,车改后确实比以前省钱了。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本区车改之前公车支出占正常办公经费的70%,车改第一年就综合节支320万元。节省了320万元,玩的就是数字游戏。
所以,在“三公”支出上,节省和压缩多少钱并不是那么重要,最关键是这种消费必须透明,每一笔花费必须让纳税人看清楚。如果财政透明的话,无须政府宣扬自己节省了多少钱,公众能通过简单的算术题算出这个结果,“节省和压缩”也会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数字。那样的数字,也才会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