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议传出消息,从今年开始,我省将用3年时间,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据悉,很多地方都相继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旨在使一线职工掌握要求老板加薪的技巧。
掌握谈判技巧固然重要,但这样的技巧是否真能用得上才是问题的关键,仅近日本报连续报道的讨薪事件就有多起,对于这些人来说,纵然掌握了足够多的谈判技巧,怕也难以发挥出实际威力,因为人家不给你这个机会。
实际上,工资协商进展缓慢有企业不愿谈和职工不敢谈、不会谈三方面原因,而培训班只是解决了“不会谈”,不足以扭转整体局面。显而易见,劳资平等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前提和基础。
改变劳资不平等现状,首先应考虑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各自为战式的工资协商虽然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签订不同的集体合同,但由于双方力量的不平等,因此涉及双方利益的细节很难达成一致。相比之下,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便于更为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指导价位,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在协商过程中的整体力量,从而避免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而导致协商结果的不公平,这实际上也正是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所通行的做法。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培育各类劳动力市场,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市场供求往往是决定劳动力价格的基础。如果劳动力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所有企业和职工都平等参与供求竞争,那么职工工资将真正体现出其强大的市场调节能力。基于此,相信任何企业都不会因为“不愿谈”工资,坐失延揽人才推动企业发展的机遇。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工资集体协商预期的“双赢”,而不再总被人视为针对弱势劳动者的庇护。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