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实的语文教材培养不出人文精神

2010年10月22日 13:20   来源:南海网   张遇哲

  今年9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将矛头对准了小学语文教材。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他们以目前使用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涉及母亲与母爱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认为存在“四大缺失”,分别是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是继日前《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炮轰上海小学语文课本恶意篡改和剽窃他人文章之后,媒体又一次披露民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质疑。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看,我们需要这种质疑精神。作为启蒙读本的语文教材,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

  “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总结的“四大缺失”,个个振聋发聩,击中要害。其中,尤数“事实的缺失”为致命硬伤。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课题组委托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查文献,向医学专家论证,得出的结论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同时经考证被认定事实错误的还有苏教版课文《陈毅探母》,在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仅仅对涉及母亲与母爱的文章点评,就发现如此多的失实,遑论整个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的失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违背科学常识。因为知识面的局限,编写人员对一些涉及专业领域的课文的改写出现知识性的“硬伤”。针对苏教版课文《云雀的心愿》中写道“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鸟类没有汗腺,不可能擦汗水。二是虚构篡改事实。为了灌输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随意“改编”故事,甚至杜撰出一个个并不存在的“名人故事”。此前,杭州语文教师郭初阳也曾向媒体反映,为了证实《陈毅探母》的真实性,他查阅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还把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生平的书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故事的蛛丝马迹。“这个故事从时间到地点都是虚构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工具性的内涵不能仅仅是看书识字,更应包括科学知识的传播。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非泾渭分明,语文教材也应严格遵循基本的科学常识,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懵懂求学的孩子,正值价值信仰体系构建的时期。读一篇好的课文,无异于一次灵魂的洗礼,可以引导孩子见贤思齐,疾恶扬善。

  但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应该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正所谓,过犹不及,为了人文而人文,只能适得其反。任何歪曲、篡改、杜撰、拔高得来的“善意谎言”,都是对童年信仰的欺骗,对人文精神的捧杀。小学语文教材是孩子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深深感染自己的课文,竟然是无中生有的伪作;顶礼膜拜的事迹,原来并不曾真实存在。这种挫败感和无助感是致命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善意谎言戳穿之日,就是价值体系崩塌之时。在废墟瓦砾之中,破碎的不只是传诵过的记忆,更是一颗颗童真的心。

  民间的质疑,是对教材编写的警醒和启发。何时能够跳出成人眼光的窠臼,摆脱枯燥空洞的说教,以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不再刻意用传统美德绑架孩子,则是教材理性回归之日。切记,人为制造出的失实课文,催生不出人文精神,潜移默化中的熏陶,方能“春雨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