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实的语文教材也是一种捧杀

2010年10月21日 08:14   来源:武汉晚报   张遇哲 市民

  今年9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将矛头对准了小学语文教材。(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调查团队总结了“四大缺失”,其中,尤数“事实的缺失”为致命硬伤。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经文献查阅和向医学专家求证,得出的结论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同时经考证被认定事实错误的还有苏教版课文《陈毅探母》,在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的失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违背科学常识。因为知识面的局限,编写人员对一些涉及专业领域的课文的改写出现知识性的“硬伤”;二是虚构篡改事实。为了灌输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随意“改编”故事,甚至杜撰出一个个并不存在的“名人故事”。

  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懵懂求学的孩子,正值价值信仰体系构建的时期。读一篇好的课文,无异于一次灵魂的洗礼,可以引导孩子见贤思齐,疾恶扬善。但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应该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任何歪曲、篡改、杜撰、拔高得来的“善意谎言”,都是对童年信仰的欺骗,对人文精神的捧杀。

  试想一下,深深感染自己的课文,竟然是无中生有的伪作;顶礼膜拜的事迹,原来并不曾真实存在。这种挫败感和荒谬感可能是无法弥补的。民间的质疑,是对教材编写的警醒和启发。何时能够跳出成人眼光的窠臼,摆脱枯燥空洞的说教,以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不再刻意用传统美德绑架孩子,才是教材理性回归之日。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