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的免费教育需要制度来保驾护航

2010年08月26日 12:59   来源:千龙网   欧木华
    今起,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人将享受25年的免费教育:凡本地户籍者,从幼儿园读到博士,都将得到当地政府的补助,最高一年1人可补助1万元。该镇负责人称,此举将大大减轻广大家庭的教育负担。而此举也是对村民分红机制的一种转换。(《新京报》8月25日)

    从陕西吴起,再到广东石排,我们欣喜地看到,免费教育的理念在一些地方已经“发芽”,这样的制度能否在全国推广,笔者以为,主要取决于用怎样的配套制度让决策者们不得不有决心。

    应该说,各个地方的现状皆有不同,财政实力也相差悬殊,但财力不够,并不是真正的瓶颈,真正的瓶颈在于地方领导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于搞好教育的决心有多大?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财政仍然是投资型财政,而不是公共服务型财政,地方政府更热衷于投资项目,因为大的建设项目更能体现政绩,而投资教育,收效慢,难出政绩。财政职能定位有问题,其实还是政绩观出现偏差的问题。

    不与时俱进的政绩观,会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择校费、捐资助学等乱收费行为横行,而最终,又会影响到国民素质。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有关,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主要教育问题是教育的两极分化,这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富人、官员子女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城市的打工者、农民的子女,则相对受教育不足,后者的数量并不比前者少。

    如果这种现状得不到改变,那么在未来,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社会结构失衡问题,这一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长远发展,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指数。要改变这一现状,要让穷人的孩子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提供免费教育。而要让免费教育的理念得到迅速发展,在官员考核指标中,教育必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必须要看到,陕西吴起、广东石排的免费教育,虽然可圈可点,但起根本作用的,并非制度,而是决策者,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免费教育制度并没有形成地方教育法规。实际上,吴起和石排的免费教育能走多远,会不会戛然而止,防范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相关制度来护航。

    免费教育必须要走上制度化道路,而这个制度的设计,应该着重于让官员们不敢不重视教育,不敢有放任教育不管的态度。我们虽然不能奢望免费教育在一夜之间遍及全国,但实现整顿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目标,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至于一些“富可敌国”的省份,应该行动起来,将免费教育作为改革的成果来让百姓分享,而吴起和石排,不妨尝试将免费教育受惠人群从本地户籍人口扩大到外来工。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