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小学生特别开心,只要凭学生证,他们就能到全市39个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游泳馆免费畅游。为此市政府投入了400万元专项经费对开放的游泳馆给予补贴。7月8日,副市长何寄华亲自走进一家游泳馆督查安全保障和卫生措施,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和家长们赞许的目光,让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政府的责任和力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校场地对外开放,各校所面临的校园安全、学习秩序、事故责任、设施损耗等困难和问题大同小异,但各地推动的力度和成效却大有不同。如今,安徽省马鞍山市的200多所学校的体育场馆全部做到了对外开放,经验之一就是政府主导。
马鞍山市每年从财政拿出200万元专款资金,每校每年补助1万元,并为学校统一购买公众责任险,同时政府还协调教育、体育、公安、环卫等各部门明确了各自职责,统筹管理,分工协作,妥善解决了体育场馆开放中的后顾之忧。
事实再次证明,困扰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诸多难题只要政府出手、而且只有政府出手才能迎刃而解。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看“市长们”有没有担当、愿不愿作为。全民健身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能。特别是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更是从法律层面对各级政府在与全民健身事业相关的法规完善、计划制定、场地建设、资金投入、活动组织、人员培训、产业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要求。
前不久,记者随体育总局去各地调研《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可喜的是,“群众健身,政府埋单”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市长们接纳和践行。但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的地方政府也为数不少。比如《条例》要求的“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相应级别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相应财政预算”的“三纳入”在不少县一级政府还没有落实。众所周知,越到基层,工作越是千头万绪,受认知水平的局限或工作能力的制约,在孰重孰轻的权衡和盘算后,刻意的顾此失彼便难以避免。最终,同经济、卫生、教育等重中之重相比,既无刚性规定、又不被列入考核体系的全民健身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口号工程”。
如今,各类提供有偿服务的健身会所、俱乐部正在全国蓬勃兴起,日益满足着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但市场的兴旺不能取代市长的责任,推动市场发展绝不能成为推卸市长责任的借口,全民健身作为涉及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在政府的统筹、实施、管理和监督下才能健康、平衡地发展。
市长主导、市场补充,社会参与、多方合作。只有形成这样的发展格局,全民健身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