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报”才是最大的不稳定

2010年07月16日 06:43   来源:广州日报   张贵峰
    针对“在事故发生9天后才披露相关信息”,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坦陈,“考虑到‘维稳为重’,担心引起当地民众的恐慌”,“还是要以维稳大局为重”(《中国青年报》7月15日)。

    “瞒报是为了维稳”,竟然成了不及时披露污染信息的托词。笔者不禁要问:瞒报怎么可能“维稳”?隐藏事故真相,难道不恰恰是最大的不稳定吗?

    面对污染事故,究竟是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满足社会知情权,还是刻意隐瞒更容易“引起当地民众的恐慌”?其实,最大的“恐慌”并非面对“糟糕”的真相,而是“糟糕”已然降临,人们却依然不明白它何以发生、到了什么程度。

    更重要的是,瞒报不止会带来心理“恐慌”,同样也是贻误善后救险时机、不断放大和恶化事故危害的渊薮。在事故抢险救援中,“时机”至关重要,“时间就是生命”,相关信息披露得越及时充分,抢险救援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损害降到最低。就此而言,“信息的及时充分公开、沟通,实乃稳定的源泉”,否则只能是“越维稳越不稳”。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方面,当地居民恐慌加剧,“几乎不再饮用自来水,而是到市面上买水喝”;另一方面,被污染的汀江流域“养殖业几近绝收”,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就达378万斤。如果污染信息能早9天及时公布,当地居民和政府能早采取补救防范措施,生产、生态损失何至于如此惨重?口口声声要维护“稳定”,却除了不断制造污染、放大事故损失,以及激化当地民众的恐慌之外,别无他用。

    对于这次事故的追责,不能止于罚款、停业整顿,而必须一追到底,直至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唯其如此,或许才能有望根除“瞒报是为维稳”的荒诞逻辑。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