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方言并非互为困境

2010年07月07日 08:42   来源:武汉晚报   陈尧

  主持人、电视节目用语上的普通话与方言之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国家及许多地方的宣传和广电部门也曾多次对此作出种种要求和限制。在广州,有人建议为了迎亚运,电视台主时段都用普通话播出,引发了众多“老广”联名抵制,捍卫粤语播音。(7月6日《新快报》)

  科学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地域间的人际交往日渐便捷和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倡导普通话,无疑能减少交流沟通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然后更好地达成一致。具体到电视等现代传媒上,它们不仅有着明显的平台优势,而且对推广普通话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从历史渊源和文化符号的角度看,普通话与方言在价值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方言,承载着特定的乡土文化和民族风情。文化的和谐不是文化的单一,而应该是基于尊重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谁能够想象并接受下面的场景:所有频道、所有主持人、所有电视节目都以《新闻联播》的腔调呈现于荧屏之上?

  普通话与方言不是跷跷板的两端,方言更不是普通话的逻辑困境。就像“顺溜”、“佟掌柜”等不但能在同一电视剧里,与说普通话的角色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甚至还成为剧中亮点。如果倡导普通话就要限制乃至杜绝方言的使用,那是否也应该对全民学习英语的态势抱以恐慌的态度?

  在我看来,电视节目的评价主体应该是观众及他们手中的遥控器。单向度的“自上而下”改变,只会扼杀观众的选择权和喜好自由。民众的文化诉求如何被对待,其实比电视机里的讲方言还是讲普通话更重要。回到广州人的争议上,超过3万份的调查问卷显示80%的人持反对意见,最终的决策与具体实践应对此加以充分考量。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