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举行第四期集中学习讨论会,就走广东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会议并作讲话,他指出,市委书记、市长是城市发展的策划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市委书记、市长的思路和政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建设的方向。(2010年6月12日《南方日报》)
我们都知道,加快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核心战略,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然而,推进城镇化过程是一个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这既是一项紧迫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数代人不懈努力的过程。
所以,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也要稳妥,更要选择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别是我国农村人口十分庞大,长期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需要有一个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怎样形成合理的城镇化布局,怎样筹措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资金,怎样使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与城镇化相适应等等。尤其是如何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城市的领导者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国际化的宽广视野,“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由此,也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说的是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结果被由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羊所打败。一群狮子怎么会被一群羊打败呢?关键在于那群狮子的领导是只羊,失败的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见,领导者的工作思路,领导者的战略决策,领导者的坚定信心,领导者的意识和觉悟,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关系着经济的兴衰,也关系着百姓的福与祸。所以,历史唯物主义者从不认为英雄创造历史,但却充分肯定了领导者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而毛泽东主席早在1945年就曾指出了“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更是对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正因如此,汪洋书记强调,走广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狠抓落实。我体会,如果说经济实力是基础,群众活力是关键,那么,领导能力就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此说来,我们对汪洋书记所说的“书记市长水平决定城镇化方向”就不难理解了。试想,一个对推进城镇化顾虑重重、束手无策、弄虚作假、无所作为、作风飘浮、高高在上的书记市长,不可能成为一个奋发有为、深孚众望的书记市,更不可能当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策划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