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她用脚走出了“穷人经济学”

2010年05月07日 08:00   来源:齐鲁晚报   张金岭
    为了不让收破烂的儿子为自己花车票钱,52岁的沈孝莲走了18天的路。她的省钱苦旅,对许多人尤其是对富人来说,几乎是一个现代神话。这正说明,“穷人经济学”对很多人来说是多么隔膜。

    52岁的沈孝莲第一次从涪陵到重庆探望收破烂为生的儿子,临走时为给儿子节约车费她不辞而别。因身上没有钱,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却徒步走了18天,晚上住涵洞,饿了到农户家讨点稀饭吃。

    为省一张车票,就走18天的路,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太离奇了,太不可思议了,太超出我们的经验了。我们常说要多讲点“穷人经济学”,这一次,沈孝莲给我们上的这堂“穷人经济学课”,太生动了。

    为省一张车票,竟然可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沈孝莲的“穷人经济学”,在富人们那种讲效率的经济学看来,肯定是傻得不能再傻了。她省下的那张车票钱,就是扔到马路上,富人们也未必会弯腰捡起来,别说一张车票钱,就是几百上千块钱,对一个富人来说,也不可能增加他一点幸福感,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这大概就是财富价值在有钱人手里的“边际效应递减”吧。但对沈孝莲这样的穷人来说,一张车票钱的意义可就大了,她至少可以少受这18天的罪,至少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吃上一顿饱饭或喝上一杯啤酒,因此,这张车票钱,在沈孝莲这样的穷人眼里,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大概就是所谓“边际效应递增”吧。沈孝莲用双脚走出的“穷人经济学”,再一次告诉我们,让穷人多分享一点财富,让贫富差距缩小那么一点点,都能给穷人以极大的幸福感,都能给社会增加一点和谐氛围。

    沈孝莲的省钱苦旅,对许多人尤其是对富人来说,几乎是一个现代神话。这正说明,“穷人经济学”对很多人来说是多么隔膜。沈孝莲让我们震惊的,不只是她走的这18天的路,更是她身后巨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这种差距带来的那种心理和文化上的距离感,使重庆这样的大都市对沈孝莲来说,和地图上的美国、欧洲也许没有多大区别。在这同一片国土上,这个差别显然已经使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分别生活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世界里,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不同所塑造出的道德标准、是非标准,也一定会有极大的不同,而这个极大的不同如果继续存在甚至扩大下去,我们的社会共同体将不得不面对潜滋暗长的离心力。

    这些年来,中国的确在高速发展,国力的增强,使得我们一些人开始飘飘然起来,以大国国民自居的心态常常溢于言表,媒体上常见的则是,某个外国人到北京、上海逛了一圈后,对着伸到嘴边的话筒,毫不吝啬地把能说的好听话都说出来,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更有甚者,一些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人,已经在考虑中国怎样做世界的领导者了。别忘了,中国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像沈孝莲一样生活着。北京上海深圳的发展水平,不可能代表完整的中国形象,如果忽略了沈孝莲这样的人,中国的形象至少是不完整的。

    沈孝莲的“穷人经济学”,或许会让我们很多人清醒一点吧。

(责任编辑:年巍)

延伸阅读
  • ·给副局长喜迁豪宅的特殊贺礼    2009年12月29日
  • ·外国人可获全国劳模无现实意义    2010年01月06日
  • ·“下乡”的阳光还要普照    2009年12月28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