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行哀悼活动。
黎民为国哀低首,国旗为逝者而降,这既寄托着国民沉重的悲情,又是生者必须的情感表达,更是一个国家品格与良知的象征。
面对天灾来袭,生命有时薄如蝉翼。截至4月24日17时,青海玉树地震已造成2203人遇难,失踪73人,受伤超过12000人。这样巨大的伤亡,包裹着黎民百姓太多的哀婉之泪,牵引着举国民众的伤痛之心。“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国民之哀,国民之难,同样需要国家层级的表达与承担。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的三分钟默哀,曾经的三天哀悼,已经刻入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经过那一次的国民教育与精神洗礼之后,相信每个人都更为渴望得到国家羽翼的长久护佑。青海玉树大地震中的不幸遇难者,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是我们的同胞骨肉。让逝者安息,生者理应通过一种国家姿态与政府仪式来祈愿祷告。
在全国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在青海让汽笛长鸣,山河齐哀。举国共哀悼,全省齐默哀,以这样的集体仪式来抚慰伤痛,铭记苦难,表达哀思,就是在以国家与政府的名义,向黎民百姓致吊慰之忱,为全体国民加油壮行。在生者对逝者的祈祷中,在生者为生者加油中,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伦理与责任,也就会得到最大的彰显。
与国家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这一切,本身也更需要浓缩成一种国家仪式。禁止公共娱乐,举行哀悼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激活公民精神的成长因子,就是在催发国民的公益与责任意识,以国家情感的力量,消解无情灾难带来的痛苦。特别在当前抗震救灾任务仍然繁重,家园重建仍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以慎终追远来积聚民德,以责任担当来尽政府职责,也都需要一种以国家名义来进行庄严宣告。
生者懂得逝者夙愿,政府明晰抗震救灾责任,才会有人性的真诚致敬,才能够在制度激励下践行权力职责。现在,预防玉树地震灾后瘟疫与次生灾害,及时妥善处理遇难人员遗体,积极重建地震中被毁损的家园,为那些遇难同胞养老扶孤,祛散劫后余生的心理阴影,也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置身事外,催发着每个企业单位都要积极践行公益责任,敦促着每一种权力运行都应该真正以人为本。
在汶川地震之后,三天的全国哀悼日在我们每个人心灵上都深深地刻录着“拒绝遗忘”的印记,然后懂得珍惜生命,明白责任担当。现在,青海玉树地震的悲壮叙事仍在传递悲情与信心,爱心如潮的涌动传送着守望相助,救援的勇敢奋进展现着一个民族的伟力,奇迹的频现记录着生命的顽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汽笛长鸣,全国深切哀悼,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笃定的价值与责任。在这样家国一体的精神聚合之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坚强的前进步伐。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