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是有关幸福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的话,就无法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所以,幸福从来都属于认识清楚、目标明确的人。
从一些资料上获悉,幸福的含义在造字时就有规定。“幸”字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从“土”,即代表房子;下面部分从“¥”,代表金钱、货币,当然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演绎。“福”字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从“衣”,即衣服,提供穿的;右边上半部分从“一口”,即一家子,“口”即户口;右边下半部分从“田”,即农田,提供吃的。由此不难推断出幸福的含义,即“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这样的日子就算是幸福的生活。
这种幸福观是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适应的,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人的共同理想。然而,毋庸讳言,这种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的幸福观,在其追求的过程中,也难免发生一些危机,直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几乎是走到了它的尽头。不少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衣食无忧,甚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人们已经开始厌倦,很多人感到了幸福的危机。就连我们的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2003年非典肆虐,人们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只有物质文明的日子,不是我们真正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精神文明明显落伍于时代,人们在反思: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到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从那时起我们才深刻的明白,没有精神的抚慰,物质文明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华丽的外表,而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空壳。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自然,幸福不是物质上的那种拼命。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拼命地挣钱,以为那就是在追求幸福,创造幸福。这是上一代人的历史,他们为之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包括青春和生命。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几十年的奋斗,到头来却来不及享受一天的幸福生活,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当然,幸福也不是精神上的折腾。说实话,好多文艺作品除了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带来一阵子的兴奋之外,就是无尽的乏味,轰轰烈烈的上来,又凄凄惨惨地下去。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老大的幸福》之类的题材该上演了。
幸福只存在于个人的心里,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的心理上的满足感。最简单的幸福,就是与各种不幸相比较而来的。知足者常乐,心安者幸福。说到这儿,你就会明白,幸福是什么?不就是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吗?世上没有统一标准的幸福。哪双鞋最适合自己的脚,只有自己能感觉得到。同时,个人的幸福只能通过个人的奋斗去争取。别人是给不了你幸福的,以幸福名义给你的也未必是真正的幸福。关键是要唤醒你对幸福的欲望。你无可渴求,也无感应,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幸福可言。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