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在全国受影响最深、受冲击最烈的广东省逆势飞扬,全省2009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殊为不易。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危”遭遇战,广东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之初,广东能率先突破旧体制的樊篱,在计划经济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靠的是创新。3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跃升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靠的也是创新。但广东30年来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到今天,遭遇了各种发展“瓶颈”,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消耗、拼总量的套路难以为继。因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5月即着力推行“腾笼换鸟”的“双转移”策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战略举措推出不久,即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对出口市场滑坡和保增长的巨大压力,许多人疑虑重重,外界争议不断,但广东省顶住压力,逆势而上。事实证明,广东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如汪洋同志在年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所指出的,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当前,广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有需要。过去,广东依靠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成就了今日辉煌。其中,固然蕴含着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广东受惠于改革试点,某种程度上也沾了政策“特权”的光。如今,全国一盘棋,政策普惠,大家立于同一起跑线上,谁也没有政策先发优势,怎么办?而且,历经30年爆发式增长,传统经济模式遇到了诸多发展“瓶颈”,因循旧轨,必将碰到增长的“天花板”,又怎么办?在此背景下,自主创新便成为不二的选择。于是,广东又一次勇立潮头———“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经济能否获得核心竞争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取决于能否在自主创新上有所作为。自主创新是一种内源性的以我为主的创新,它是对原有理念、模式的升华,更是一种颠覆性的突破。否定自我是最痛苦的。因而,探索自主创新之路必将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实践过程。旧的体制障碍、固化的思维定势敢不敢突破,如何突破?习惯了的驾轻就熟的发展套路愿不愿意摈弃?既得利益和固有利益格局舍不舍得抛掉?凡此种种,都将考验人们的智慧和胆识。尤其是多年来始终处于排头兵位置的广东,没有参照系,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创新和突破的艰巨性也愈益凸显。
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创新不是时髦,也不是喊空口号、玩弄几个花哨的新词藻;创新是脚踏实地的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大无畏探索;创新允许试错,但却忌纸上谈兵;创新要有大谋略,更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愿广东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成为创新激情迸发、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热土。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