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票与爱国扯在一起显然有点矫情

2010年03月12日 08:17   来源:红网   赵国旗
    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主持人倪萍因“我爱国,不添乱,从没投过反对票或弃权票”的言论引发网络争议。倪萍10日在小组会结束后向媒体回应说,“不是反对就一定更有思想”,“我说我不给国家添乱,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结果网上炒成了‘不投反对票是没脑子、没本事’,‘要这样的政协委员干吗?’”。倪萍说,“99%的委员都支持(投赞成票),你能说都错了吗?”(3月11日燕赵晚报)

    看到倪萍的言论,笔者虽然不赞成网友对倪萍委员的指责,但仍对“爱国不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一说感到不解:难道投了反对票就不爱国了吗?如果两会仅仅是让代表委员们来举举手,那何必劳心费神地选出代表委员远赴北京呢?在网上不就能解决吗?所以把投票与爱国作为因果关系扯在一起实在显得很矫情。

    能被大家信任并选为代表委员来履行神圣职责,这本身就是爱国、爱民的最好体现,何必一定再要用投什么票来为爱国打上标签呢?这样的解释让人感到的不仅是画蛇添足,更是刻意的矫情!

    代表委员履职就应当将群众的声音通过会场客观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表达不全是举手同意或弃权,更有对不符合百姓利益举措的反对。所以投什么票,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决定,而是代表大家意志的一种责任表达。

    如果以99%的委员都支持(投赞成票),自己也跟着盲目投赞成票,无疑会出现投票靠跟风或“随大流”现象,这岂不是在亵渎代表委员的职责吗?当然,我们绝不是说一项好的议案,仅仅因为多数同意了,自己就一定要出来唱反调,而是说要勇于把自己代表群体的声音客观地表达出来,无论结果是支持还是反对,都不能看投票的多寡。还没开始投票,心里就开始捉摸投什么票才算爱国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实践证明,每年的两会上都不乏反对票和有建设性的反对声音,可又有谁能否认这样的代表委员不是在爱国呢?如果不是爱国,还有必要进行据理力争吗?这些必要的争论难道说是在“添乱”?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正是有了这些必要的观点争鸣,才有力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入。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