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非要“洋人”的认可方才算得上牛逼

2009年12月31日 07:06   来源:红网   刘长锋

  说这话,其实没有一点儿对诺贝尔先生大不敬的意思。实事求是地讲,诺贝尔先生早已作古,而且其本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基本盖棺定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尊敬。但是就是这样可敬的一位科学家,却实在也为害不浅。为了一个诺贝尔梦,国内无端增加了无法计数的“临时性”精神病患者。每年到诺贝尔奖,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后,国内舆论上总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口水战,几十年来,似乎从未间断。

  在不少国人,尤其是文化圈人士的眼里,诺贝尔成了唯一的“国际标准”。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一旦拿到这个奖项,狗屎也可以变成名著,存在于他们的理念中就是这样的一种近乎偏执狂的理念。只可惜当年孔老夫子、李白、曹雪芹之辈活跃的时代,不知道有没有所谓的国际奖项,但想必这诺贝尔文学奖是绝对没有的。我想如果有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夜不成寐、郁郁寡欢而终其一生?这些猜测很难有满意的答案,所以我们只能庆幸,庆幸那时候没有这些劳什子奖项,否则的话,也许我们就没有他们来作为谈资和自夸的资本了。

  技术上的崇洋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精神世界的盲目媚外实在是没有一点好处。不论干个啥事,不管干得好不好,都要得到“洋人”的认可方才算成功,算得上牛逼,这显然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普遍病态。这种病态不仅仅表现在文人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顶礼膜拜上,而是涉及到了文化的各个领域。拍电影的,到国外拿个奖,哪怕是地区性的或者私家俱乐部式的奖项,回国后都可以成为在人前显摆的资本。搞学术、搞科研的,只要论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那就简直是牛逼的不得了了。尽管我们太多的人抱有这样的迂腐观念,但似乎外国人也并不是都那么给面子。这不,前两天就闹出国外某期刊撤销国内某大学因涉嫌数据不实的论文的闹剧,实在是给了某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文化人是最爱面子的,这文化人弄虚作假崇洋媚外,被捅出来了岂不是很没面子?这不,闹剧一出接一出,咋办?那就转移大家的视线吧,把焦点转移了,把火烧到别人身上去,自己隔岸观火,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乎,就有人开始撰文,把那些一向被文化人们嗤之以没文化的企业家们推上了前台。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的消息一出来,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马上发表文章指出:目前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把在国际上获奖当成了唯一目标,甚至“跑奖”、“要奖”蔚然成风,仿佛只有冠以“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才底气十足。针对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国外一些人甚至专门创造出相应的奖项。

  这文人崇洋,“粗人”为啥就不能媚外?这简直就是一个狗屁不通的强盗逻辑。要批别人,先把自己屁股擦干净才可以。更何况,企业家依靠广告效应谋取利益最大化,就是商人的本质。在我们这个国家,多少虚假广告都能被不少人容忍,那么,企业家们为了提高影响力,弄点虚假的国外奖项,又有何不可呢?无利不起早,谁叫人家是商人呢?

  所以说这诺贝尔先生真真是该死,不但无端让国人中多了难以计数的“临时性”精神病患者,而且呢,这种病态经过迂腐和虚荣的嫁接,变异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思维。你说我为了诺奖发神经不该,你大众批评我。好啊,我现在让你们看看,你看这企业家们也都一个糗样,大家都崇洋、都媚外,你怎么能偏偏就揪住我的尾巴不放呢。“死”也要拉个垫背的,真真是糟糕到家了,悲哀到家了。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