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伟:产能利用率显示“宏观经济没想象的悲观”

2012年09月04日 06: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披露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1年(不包括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2%、78.5%、77.4%、78.3%、77.2%,2012年前两个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2%、77.8%。目前,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要低于2007年和2010年的水平,仍处于近年较高水平,也高于部分机构估算的6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

    我国当前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近年的较高水平,这说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依然较为活跃,宏观经济增速虽然下滑,但是并没有想象的悲观,实体经济生产依然处于正常水平范畴。

    产能利用率即为企业实际生产量与生产能力之比,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产能利用率走势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表现为经济繁荣时期,产能利用率将上升,经济衰退时期,产能利用率将会降低;另一方面,产能利用率也反映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如果行业产能利用率过低,可能意味着行业产能过剩,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瘦身”,诸如淘汰落后产能、合并重组、加强产能国际转移。

    制造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反映出当前我国制造业运营平稳,这成为稳定经济、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不必过度担忧,更不需要通过大规模刺激政策追求经济的快速反弹。从制造业产能周期看,经济企稳的内在积极因素正在不断聚集。

    产能过剩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得到暴露,诸如水泥、钢铁等行业,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这直接反映到市场价格上,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为了摊销固定成本,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反而进一步加大生产,暂时提高了产能利用率,但是在需求难有较快回升的情况,企业未来去库存的压力会比较大。

    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推进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但是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或者其他变通途径,很多行业产能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淘汰过剩产能的决心和行动可能有所松懈。

    因此,各地政府在相关政策制定时,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稳增长政策还是要加强企业减税政策,提高微观企业的生产、投资积极性,这将带动投资、用工需求的稳定或者较快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其次,部分过剩产能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调整,这样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主要是需要加强设备、技术改进支持力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先进产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最后,加快企业“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我国要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通过对外投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强企业“走出去”,进而达到转移过剩产能的目的。(袁吉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西方专家唱衰中国经济背后的潜台词

宏观调控下稳定房价 保障房和房产税是关键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