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600名科级干部的家底悉晒网上,访问量近日达到100多万,一时成为各方评议焦点。社会呼吁很久的官员财产公开,终于又有一个地方向前迈进了一步,可喜可贺。但媒体、网友在评析此事时,“走过场”“作秀”之类的嘲讽多于正面肯定,批评之浪胜于赞誉之声,但不管赞誉、讥讽、批评,均期望官员财产公开能早日形成健全的制度,推广全国。
这种既盼其好,又怕其夭折的复杂心态,是公众长期呼吁、期待而不可得后形成的心理纠结。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是改革攻坚的难点,越需要改革者的稳健推进,舆情的心平气和。否则,操之过急,反而拔苗助长。在改革者,步子迈得过大,会遭致受损方的集体反对,阴谋破坏;在舆论方,过于激进,难以形成理性舆情,不仅做不成改革者的民意后盾,反而会使改革者谨小慎微或被投机者利用,延误改革时机,推延改革进程。左不好,右也不好,持中而行,稳健推进,才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化解改革难题。
官员财产公开之所以持续数年不能施行,根源不在于社会共识不够,也不在于有没有全国统一的“操作手册”,而在于那些灰色收入或非法收入官员们的集体性阻挠。他们很清楚,一旦官员财产完全公之于众,他们将面临丢官弃命、身败名裂的下场。故任何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探索,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利好消息,总会找各种借口来拖延、诋毁、扭曲官员的财产公开。诸如阻力很大、缺乏操作,配套改革不到位。此时,网民抨击官员财产公开中的瑕疵,变相地就成为他们拖延官员财产公开的有力证据。给改革者吹凉风的评语,只会迟滞进一步的改革。
对于官员财产公开,从政府到民间已取得集体共识。早公开、多公开才是最有效推进官员财产公开改革深入的有力举措。至于公开中、公开后的种种问题,可以让它先长长,过段时间再解决。
民众期待改革一步到位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改革均不会一步到位,因此媒体应从大局出发,纾缓民众期待改革的焦虑心态,多给改革者些掌声,督促其加快步伐。而改革者们应抓住民众支持改革的精髓,平心静气地看待各种风言风语,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敢碰改革难点。▲(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