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20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40.6%的人明确表示“反感”爱吹牛的年轻人。受访者中,70后占34.8%、80后占38.8%。(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大家都知道,吹牛不用上税,但大家到底吹到了什么程度却不是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调查,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考察社会心理的角度。其实,吹牛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当代年轻人,什么年代都有喜欢吹牛的人。按照常理来说,吹牛的主要原因无非是爱慕虚荣,但若仔细考察当代年轻人吹牛的领域,会发现远非虚荣那么简单。
调查显示,年轻人热衷的吹牛领域首选“人脉关系”(65.4%),其次是“经济收入”(64.7%),排在第三位的是“消费情况”(62.1%)。这不但说明,当今社会的评价尺度很单一,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功利性,排在首位的是权,然后是钱,最后才是炫耀性的消费。
人们对这样的数据应该并不意外,它也十分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其实,人们对所谓“人脉关系”的偏爱,本质上就是权力在社会认同中泛滥的一种体现。当然,这个权力并非单指“公权力”,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为他人提供便利的能力。
人们之所以喜欢吹嘘自己的“人脉”是因为很多时候,“人脉”确实管用。小到买个火车票飞机票,大到入学、医疗,很多人普遍认同“托人找关系”的办事方式。而靠宣称自己认识权力人物而敛财行骗的,更是不胜枚举。
中国固有“人情社会”的特征,然而随着社会逐步走入法治化,这种人情社会的特征本应被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该是社会普遍认同规则,但事实上,“人脉”的力量依旧渗透于社会的很多领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整个社会没能随着法治化的发展建立起追求公平的理念,就像此前有论者指出,中国人对公平的追求,仅停留在不公平的环境下自己是属于占便宜的一方还是吃亏的一方,而不是彻底地去反对不公平本身。在这种功利的思维模式下,吹牛的盛行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吹牛本身就是获得功利化认可最便捷的方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