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引热议 网友:老人高兴才是最大的孝

2012年08月15日 08:09   来源:钱江晚报   

  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新“24孝”是一面镜子

  江上吴歌:平心而论,新“24孝”中的每一条,看似都十分平常,甚至不过是些琐碎小事。诸如给父母做饭,听父母讲往事,为父母拍照,但这些并不起眼的举手之劳,甚至只是静静地聆听老人的絮叨。这些,现在还有多少子女能够做得到呢?

  陈爱兵:一向重视“孝悌之义”的中国社会为何会出现“行孝难”的窘境?“每周给父母打电话”何以能够忝列“24孝”?对此,有人将这归咎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大,父母与子女往往身处两个城市,甚至相隔千里,地理上的距离使得子女无法时时“侍奉左右”;有人将其怪罪于森严的户籍壁垒,人为地制造了父母与子女的隔离而无法团聚;还有人声称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工作和生存压力惹的祸,“房奴、车奴、孩奴,逼得人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而无暇于父子的情感交流”。

  问题是,“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需要很多时间吗?“教父母学会上网”对于现代子女来说不是举手之劳吗?新“24孝”的发布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反躬自省的镜子。对着这“24条”,查漏补缺,从今天起做一名“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的“孝子”,其实并不难。

  老人高兴就是最大的孝

  Zhouqiong:不管是旧“24孝”,还是新“24孝”,甚至将来还可能有更新的“48孝”或“96孝”,这些只能是尽孝内容常见的选项,并不是什么必须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标准。尽孝原本就不是靠完成多少硬性指标来实现的,父母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每个家庭情况差异很大,父母的处境和心境也是千差万别,这些“标准”未必都适应所有的家庭,有些可能还会引起父母的抵触,做子女的当然就要考虑放弃。如果父母就喜欢看电视,而我们偏要教他们上网;如果单亲父母不愿再婚,我们硬是要安排相亲……这样只能适得其反,不仅不是孝心,简直就是对父母的折磨。这些“标准”可以作为参考,“标准”之外的也许还有父母最需要的,我们当然要责无旁贷。不管我们做了多少,父母点头,我们就算及格;父母微笑,我们差不多就优秀了。

  烟雨一蓑:新“24孝”的标准,也不必逐条验证。没有条件教会父母上网的,则可以为其买个手机交个话费,让老人每天听听儿女的声音,老人就满足了。“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说的年轻人携妻带子回家看老人,说到真处是把自己送回去,让老人多看几眼,尽享“天伦之乐”,这样的“孝”才有意义。我们要关注的是老人精神上的需求,给足老人自由,让他们做最想做的事,不管标准有多少,老人高兴就是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孝。

  孝顺标准没必要这么具体

  安如泰山:用出台“24孝标准”的方式,来推动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其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因为所谓的“标准”就像一把规定好了刻度的尺子,我们不可能用它来衡量所有的人。比如“多给老人拍照”、“给老人办生日宴会”等等,就未必能赢得所有老人的喜欢。笔者曾经这样做过,但节俭的父母不仅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高兴,反而因为多花了钱而不开心。我觉得,孝顺不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形式上,形式上的“孝”远远比不上内容上的“顺”。还有,教父母上网也成了一条孝顺标准,但这也要看父母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积极性,很多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老眼昏花,你要他们上网无异于给他们找罪受。所以说,提倡孝顺是完全应该的,但没有必要把标准定得这么具体,这样做很可能鼓励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孝,却可能给真正的孝顺打了叉。       

 

相关评论:

 

网言众议:新“24孝”真的“绑架”公众了么?

 

新24孝:“孝”就一个字,不必凑够二十四

 

新24孝引发网友争议 尽孝何必“标准化操作”?

 

新24孝标准,尽孝更要有制度保障(图)

 

“新二十四孝”,行孝何须标准化

 

新24孝标准的深层价值在那儿?

 

新“24孝”:心想还得事能成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