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心想还得事能成

2012年08月15日 07: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邓海建

  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新京报》8月14日)

  对照一下,13亿国人估计99%达不到新标准如此之高的要求。“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何况,中国人的“孝”往往与“忠”连在一起,也因此,“举孝悌”是历朝历代难得的官民共倡的价值操守。

  一面是“重孝”情结,一面是“不孝”或“难孝”的现实,种种失衡与断裂常常在某些公共事件上发酵或升腾——譬如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来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争论;其后,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事件再次将现代“孝道”之争升格为公共话题。眼下,孝道已然是社会的一抹隐痛。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新版“24孝”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对于弘扬孝道、构建新式家庭道德关系确有裨益。

  但这份用心良苦的新“24孝”标准,仍然难逃两层追问:一者,这样的“孝道”果真是全国老人心向往之的天年图景?譬如其中提到要“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为父母建立关爱卡”、“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等,此类占据新标准四分之一的要求,对于最广大的农村父母来说,显然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对于城市父母,恐怕也未必是他们最想要的。老人们要的关心,更多的是细节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宏大的形式与热烈的仪式。拍照也好、宴会也罢,或者一起出席重要活动,老人们真的觉得这是最“孝”的事情吗?

  二者,要实现这些孝道新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给儿女留下“看风景”的时间和心情。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大道上,有的是“低头赶路”的匆忙,有的是近乡情怯的慌张,有的是看淡未来的迷茫……“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等要求,无疑奢侈而残酷。别说“经常”,就是领着爱人、子女偶尔回家转一转——无偿加班的劳资关系会“放行”吗?单位的带薪假肯“点头”吗?层层设卡的高速公路肯“优惠”吗?在户籍制度尚未及时转身之际,“家”动辄就是千百公里外的一个港湾,路程辗转、成本高企,如果城市的这头不能让我们的父母顺利“进城”,而老家的那头又不能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子女“返乡”,那要想实现新“24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基本上仍是“难于上青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常反思新时期社会道德的重整与建构,其实,眼下诸多社会道德症结,何尝不是因为家庭道德层面“氧气稀薄”所致?当公民不能尽心尽孝,体恤老人、关爱弱者的传统心理就会日渐麻木,而别人的父母——不过就是马路上跌倒的老太太或迷路在都市的老大爷,于己何干?新“24孝”标准有了,心想还得事能成,给子女们一份尽孝的心情与能力,这是社会鼓励子女尽孝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