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稳增长,金融业不能“晴天送伞雨天收”

提振下半年经济应有作为(之二)
2012年08月08日 06: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下半年稳增长需保质保量并举——提振下半年经济应有作为(之一)

 

    西方有一句话: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必欢呼喜乐!做企业也是这样,面对困难、风险,长夜是难熬的,特别是冬夜更为煎熬,而欢呼的早晨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遇见的。7月中旬,浙江民营企业又遭遇一波资金链风暴,担保圈危局之下,银行催贷步步紧逼。无奈之下,杭州地区600家民企联名上书浙江省政府,紧急求助政府帮助它们度过因银行催贷、抽贷而面临的难关。

    “晴天送伞、雨天收伞”,银行这招并不鲜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市况不好的时候,银行总是拿不良贷款率说事,本已陷入艰难求生困境的企业面临的不是金融机构“送温暖”,而是寒气逼人的催贷、抽贷、断贷。银行的这种“短视”服务行为,或许应该好好补上“腊月养鱼”这一课。

    中小型企业得不到纾解资金困难的服务,在连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还奢谈什么增强发展后劲?经济寒流中,广大中小企业遭遇“寒冬季”,资金链一断裂,生产经营就特别困难。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是与企业相互依偎、共同促进,而不是“竭泽而渔”。    

    中央反复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要提振下半年的经济,银行、保险、信保等金融机构应该主动春风化雨,变成滋润实体经济的甘霖。

    笔者注意到,近期,浙江省政府及省银监局相继推出了“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相关举措,特别是针对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问题,7月24日,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出台了《关于建立企业突发信贷风险会商帮扶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当前推出“会商机制”,应该有助于因资金链、担保链危机引发的企业信贷风险问题的解决。

    当然,除要求银行不能雨天收伞,多多送暖给实体经济,特别是帮助和扶持工业企业(尤其是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外,金融机构有没有内生动力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改善融资现状,做好信贷投放,调高其力度、比例和授信指标等等,是不是也需要考虑给予金融机构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

    2012年二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二季度11个产业中,除家电业和乳制品业企稳外,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9个产业的景气度均出现下滑。虽然回落幅度有限,但如果下半年没有适度加大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确保工业经济探底回升的态势得以确立,产业景气度回稳以至于拉升还是有很大困难的。而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金融的支持将为稳经济注入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3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要等到禾苗都枯干了,才想起要给水”。货币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恐怕应当成为央行亟需改进的重要方面。不能看到经济出现难题了,才一咕噜放水。此外,增强信贷投放的针对性,如何确定去满足什么行业的需求,也是货币调节机构应该注意的地方。

    下半年我们对稳增长要加码,继续实行宽松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是相当必要的。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的重要动力源泉。提振下半年经济,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做“促进剂”,而不是“雨天收伞”。(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王振峰:下半年稳增长需保质保量并举


稳增长,如何稳


中国稳增长具有世界意义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