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银行与钢贸企业“翻脸”,谁更应该担责?

2012年08月07日 10: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而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将众多企业集体告上法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采取联保形式共担风险。但行业性风险让联保成为空谈,银行只能将其“打包”上告。(8月3日《上海证券报》)


    虽然银行因企业不能偿还到期贷款而将企业告上法庭的事很普遍、很正常,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对单个企业进行起诉,至多带上一、两家担保企业,像这种“打包”起诉企业的现象,还很少出现。原因是,这些被集中起诉的企业,实行了“互保”、“联保”,告一家企业,就必须附带起诉其他企业,不然起诉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将债权追索到位。而一旦“打包”起诉,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极有可能一批企业会集体倒在银行的脚下,而银行投放出去的资金,也将出现巨大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死群伤”的现象呢?责任又在谁呢?企业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真正的根源并不在企业,而在银行,在于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因为,这些资金从投放之日起,就已经处于高风险之中,就会有风险爆发的一天。而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资金投放出去存在巨大风险,却仍为了一时之利、一己之利,刻意隐瞒和回避了风险。

    以钢贸企业为例,尽管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资产、足够的确保贷款不发生风险的能力,但是,却具有超强的游说银行、诱惑银行工作人员的能耐,有让银行放贷的本领。不然,2011年钢贸企业的贷款余额也不会达到1.89万亿元之多,占同期全国贷款总额的3.5%。

    钢贸企业之所以能从银行获得如此巨额的贷款,除了攻关和游说能力之外,就缘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保”和“联保”。在行业景气度很高的情况下,这样的保证手段,或许能够将风险暂时掩盖掉,而一旦行业不景气,风险也就立刻出现了。如今银行对钢贸企业的贷款,就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说实话,只要稍稍懂得一点金融和财务知识的人就知道,钢贸企业并不同于实体企业。实体企业虽有实力强弱之分,但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场所、生产基地,有设备、产品和其他固定资产,银行只要不是滥放乱放,企业即便不能偿还到期贷款,银行通过司法途径追诉,还是能够得到一定补偿的。而钢贸企业能够让银行“放心”的则主要是现金流以及相互之间的“互保”和“联保”。然而,由于是集体无资产或资产数量很少,这样的“互保”和“联保”,也是一种“空保”,是一种让银行仅从心理上感到“放心”的“空头支票”。实质上,多数贷款都是悬空的,是没有保证基础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为了一时和一己之利,银行在向钢贸企业发放贷款时,只看到钢贸企业生意的“红火”,现金流的“庞大”,而没有看到这些“红火”和“庞大”是存在很大的泡沫的。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说,不可能永远像2008、2009年那样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可能让房地产市场一直火爆下去,而风险也就将随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出现了。

    那么,作为银行来说,为什么在给钢贸企业发放贷款时,一点也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呢?为什么要给钢贸企业投放这么多的贷款呢?

    退一步讲,就算担保、互保、联保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手段,也应当充分考虑贷款的风险,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而不是只要有担保就贷。很显然,银行给钢贸企业的贷款金额,已远远超过了钢贸企业的实际偿贷能力,其产生的后果和风险,银行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而与之相关联的工作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造成了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给银行上了一堂生动的经营管理教育课。它不仅暴露了银行在信贷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很多漏洞,也暴露了银行工作人员在信贷投放、风险评估、职责履行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像给钢贸企业滥放乱放贷款这样的问题,就应当也必须引起银行及其监管部门的重视。

    都说实体经济融资难,银行这样的信贷投放行为和经营思维,怎么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呢?银行又怎么可能不风险频发呢?笔者建议,有关司法机关在审理银行“打包”起诉企业过程中,是否可以一并对银行放贷的过程进行调查,对企业之间“互保”、“联保”的对应关系进行一些了解呢?对可能出现的贷款风险,只要有一纸法律文书,所有责任就都可以彻底“化解”掉,就可以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即便出现大的风险,也会由国家买单、纳税人买单——这样的教训,已经很多。如果不把隐藏在信贷风险中的深层次问题搞清楚,就算通过起诉将贷款责任“化解”掉了,谁能保证更为严重的问题不会发生呢?(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中小企业靠大银行贷款基本没戏


钢铁业转型升级要迈出新步伐


廖乔蔚:警惕银行不良贷款“双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