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泉城名人一马吧

2012年07月21日 08:25   来源:北京晚报   张丽

  “‘别的城市都在抢名人,我们有这么多名人却没利用好。’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有些痛心。”这是7月17日齐鲁晚报一篇文章开头的话,此文标题为“专家称济南未利用好名人资源 应让李清照当代言”。说实在的,专家觉得痛心,古代名人们可能正在偷偷地开心,因为近几年来各地对名人的过度消费实在有点糟心。

  在一个连西门庆都有了故里,孙悟空也找到家乡的时代,但凡能拉扯纠缠上一丁点的名人很难幸免于难。甚至一个朱熹就有福建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婺源市四个地方来争故里。大家各不相让,反正朱熹早就死了。在这庸俗不堪“名人搭台经济唱戏”里,济南是难得的安静、难得的让人心怀一些安慰。

  可惜考古研究所李所长的一番话把肥皂泡给捅破了,原来不是此地品位超脱,而是“没利用好”,透着肠子都悔青了。接下来李清照、辛弃疾你们跑不了了,至于写过《济南的冬天》的老舍先生,恐怕也是要一网打尽的。济南政府网站“济南历史”下专门有个子栏目“历史人物”,从古到今一共收录了619条、亦即619位名人,光分页就分了31页。这么多名人,一年主推两个,可以消费上300多年,达到广义上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水平。

  为什么古往今来这么多名人都跟济南扯上关系?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济南这个城市自身的气质也是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济南的名人故居多、文保古建也多。可是翻阅近年来的新闻,看到的却是一系列的大拆大毁。去年,力保八年、始建于宋朝的武岳庙终于还是被拆了,虽然还要复建,但已不是原汁原味;今年,百年英国老领事馆在文保单位眼皮底下变成废墟。除此之

  外,原在济南东流水街的清代著名藏书家周永年故居、清代著名学者马国翰故居、原在旧军门巷的清末名将丁宝桢故居、济南名士辛铸九的辛氏公馆都已经被拆完了。

  一边把老玩意儿都拆得一干二净,卖了地皮发展高楼大厦;一边又说要“借鉴外地经验,通过纪念品、节庆互动、学术论坛、电影戏剧等方式让社会大众了解济南的名人名士。……发挥名人的文化效应,还必须有个物质载体,比如,政府部门可以筛选出部分济南名士,在老城区打造一个名士群雕馆或蜡像馆。”这就好比你前脚扒了人家房子,让人无处栖身,转身却还要人家给你抬轿子、替你挣面子。名人,或者说地方文化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去爱、去尊重,而只是想着怎么压榨经济价值,实在是最大的破坏。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