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晒三公”关键要看得懂

2012年07月20日 09:39   来源:中国网   梁江涛

  按照程序,中央部门预计从今日起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在今年中央部门集中公布“三公经费”之际,不少专家呼吁“三公经费”应明确概念,账目公开应细化清晰。(7月19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

  公共财政本姓“公”,公开透明是应有之义。中央部门将集中晒账本,就是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就是将公共财政的监督权交还给民众,为纳税人拿出一本明白账,值得肯定。此前“晒三公”本好事多磨,有的部委犹抱琵琶半遮面,现在看来,由于有专门条例的规制,公开“三公”渐成常态,接下来就是如何公开和公开后怎样接受监督的问题了。

  “晒三公”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为社会监督打开一扇透明窗。但一直以来,“晒三公”如何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成为一大难题。必须过制度规范“三公支出”的公开模式、说明语言等,做到“通俗易懂”。如果公开的账目如天书一般,公众看不懂,就形同“空开”,失去开展监督的参照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政府的做法。香港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大范围宣传预算案,除了政府网、电台、电视直播(配以手语解说)外,还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而且在公开账本时配有卡通动漫,指引公众浏览账单和每笔收支的来龙去脉。

  一方面由于各部委仓促应对,财务人员既要懂会计、统计业务,又要精通广告公关与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拿出一本通俗易懂的三公账本,勉为其难;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知识结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晒三公”与“看三公”很难做到信息对称。因此,与其“晒三公”花费大量精力,到头来公众看不懂有怨言,吃力不讨好,不如将其委托第三方机构来统一制作和公开。第三方机构经过投标后获得公开“三公”的委托业务,最重要的质量标准就是看得懂。所以必须在绝对尊重“原著”的基础进行“改编”,将枯燥复杂的数据变脸为简明易懂的“通俗读本”,上网公诸于众。

  委托第三方承办公开的前提是公开部门必须做到真实客观,有一说一。否则,报表看懂了,内容却掺了水,就失去公开的意义。既然公开,就不要遮着掖着。如果有“问题支出”,包括用假发票把“三公支出”转移到其他项目避人耳目等,都能附上说明和整改措施,让公众一目了然。对此,要明晰责任,凡是第三方承办公开后公众有质疑的,委托的部委必须立即回应。对可能存在问题,财政、审计等、纪监等监督部门要依据相关法规,跟踪查处,恢复“三公”本来面目,公开处理到人。这样才能倒逼官员敬畏公帑,遏制居高不下的“三公支出”。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