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成为自觉行动

2012年07月20日 06:58   来源:人民日报   马平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住转变作风这个关键,让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深入开展“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着力激发干部下基层的内在动力,努力使下基层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让干部在下基层中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着眼增强群众观念,让干部在驻村入户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宗旨意识,才能增强下基层的自觉性。为让干部沉下去,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改进作风、服务群众,我们开展了“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一是推动干部驻村入户。从建立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建立机关党组织联建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实行公安民警联村等五个层面,实现了干部和村“两个全覆盖”,即全市7万多名机关干部都有联系村、包驻村,6216个行政村都有干部直接帮扶联系。二是推动干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重点是“访三老、走三户、搞三同”,即拜访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走访困难户、富裕户、上访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各自联系点,逐门逐户走访交流,主动上门联系服务群众。通过入户走访、谈心交流,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增进了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为制定政策、促进发展提供了依据。

  坚持群众满意标准,让干部在为群众服务中赢得信赖。只有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抓基层、打基础,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结合入户走访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深化活动内容,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一是推动全民创业活动。驻村干部积极宣传全民创业政策,协调创业服务机构,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整合服务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二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驻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摸清贫困家庭实际情况,确定帮扶对象,捐款捐物救助贫困家庭学生。三是抓好惠民政策落实。各级部门和单位通过驻村干部把业务工作延伸到农户、到田间。四是大力整顿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108个,规划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300个,培训党员7.4万人次,修缮、升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02处。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让干部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只有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不断完善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才能激励干部到基层历练、在基层成长。为此,我们把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活动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在抓优选、促实干、重严管上下功夫。一是抓优选,严格选派标准。采取部门和单位内部公开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选派政治素质好、创新意识强、热爱群众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并注重把部门特点、工作优势、干部技能和任职村实际结合起来,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和任职村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二是促实干,明确工作要求。“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发挥引导、示范和联络等作用,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工作,帮助村里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重严管,强化督导考核。着眼于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第一书记”与派出部门单位工作脱钩,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所任职村,集中精力抓村里的工作。成立专门的下派干部管理机构,负责对“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评议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举措,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增长了才干。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