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卖超编公车事件”缘何引发连环质疑

2012年07月17日 09:23   来源:千龙网   惠铭生

  7月13日,中牟拍卖43辆超编公车,原本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只有区区几百字。但是,“敏感”的公众,还是从字里行间中读到了两组数字——43辆超编公车,拍卖了39.11万元。就是这几个简单的数字,一下子将中牟县推向了舆论漩涡。

  这,恐怕是中牟官方所始料不及的。因为他们在地方省级党报刊发这则新闻的初衷,原本是作为治理超编公车“政绩”炫耀的。地方官方的期望与舆论走上反面。

  舆论质疑的没错——43辆公车,卖成“白菜价”、废铁价,一辆车才卖9000多元,这有悖社会常识。面对网络媒体的质疑,中牟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张姓科长解释说,“这些车大多是昌河、长安等国产面包车,已接近报废年限,因此起拍底价和成交价普遍偏低。”

  孰料,官方这番辩解与网帖照片,更像是火上浇油,令舆论哗然——为什么被清理的超编公车都是快要报废而且档次很低的车辆?难道当地官员平时乘坐的都是这样的破旧公车?一起原本是治理公车超编的好事,为何在汹涌的舆论的参与下,搞得一地鸡毛,“声名狼藉”?

  自从超编公车拍卖被疑价格偏低开始,中牟官方针对舆论的回应是积极的,回应内容也无瑕疵。从这点上讲,中牟官方的应急处理、公关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但问题就出在:

  一是时下一些官方过于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治理超标、超编公车,公众欢迎、支持,但治理出一批快报废的车辆滥竽充数,这样的“治理”实在是一种游戏和闹剧,不仅无法威慑公车滥用行为,也难以服众。

  二是低估了公众的智商与舆论力量。中牟一次次回应这起超编车拍卖质疑,一次次陷入被质疑的“陷阱”,就在于低估了公众智商与舆论力量——这次超编公车治理及拍卖本身纰漏多多,无论如何回应,只能让破绽暴露得更多、更彻底……

  时下,一些官员长期脱离群众,不接“地气”,并且热衷搞形式主义,久之,他们的思维僵化、陈旧,和社会“脱节”,对社会常识的基本认知和判断出现“退化”,以至于,自己说出了雷蒙公众的“雷语”,做出了让天下人耻笑的行为,自己却茫然不知,甚至自以为是。就如中牟这起“超编公车拍卖事件”,把“闹剧”当政绩宣传,又何尝是一地之悲剧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