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公布CPI数据,回落至2.2%,沪指应声大跌2.37%,表现可能过于敏感。中国经济下滑虽已成趋势,但也不会像股市表现那么糟糕。
从投资角度,CPI下跌并不能完全解释为利空,它意味着通货膨胀及银行存款“贬值”这两个“投资者大敌”威胁减弱,反而有助于提高持股信心。如政府再因之放宽财政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增加,潜在入市资金更加充沛,则说是利多也不为过。
A股的敏感可能并非在于CPI,而在于CPI背后还将发布的系列数据。股市常常跟着预期走,本周中国还会有PPI与GDP等系列数据发布,市场对其预期普遍较低。
当前,PPI数据其实更值得密切关注,因为当出口与房地产这两级火箭助推动力消退之时,接下来还有哪一个先导性、主导性的产业,能推动PPI走高,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呢?对此目前还没有答案。这个助推器,不宜再单纯地靠房地产及基础建设,重回老路没有出路。温总理近期频频提及创新,可能意味着下一个经济助推器不可避免依赖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甚至体制创新。
对中国经济不宜过于悲观,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与产业升级空间巨大,有空间就还会有发展。而股市常常是一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地方,CPI数据能剧烈影响股市,股市狂跌往往夸大悲观情绪。近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与《人民日报》不停地为股市打气,显然不是为“调控市场”,而是希望消除股市情绪化的“负能量”。
A股目前极度疲弱,接下来可能还会跌得比较夸张,所谓“铁底”也许其薄如纸。但中国经济却有着厚实的基础,以及仍然较为长远的发展前景,总体仍然向好。股市与经济有联系,但也要分开谈。言股市而悲观的人不妨想一想,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从未像股市表现得那么糟糕。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