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省南京市把机场路两侧的上百棵旧香樟树挖出来,然后又花七八十万元种上一批新香樟树,而树的直径比原来仅仅粗了4厘米。树还是那些树,景还是那些景,钱却不当钱,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瞎折腾、劳民伤财。
无独有偶。前不久,为迎接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山东省青岛市投资5亿元开展“植树增绿行动”。按理说,绿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应该大受欢迎。然而,不少市民并不领情,网上也一片哗然。有人认为,这是毁草种树,不讲生态科学;也有人抱怨,这是阻挡观海,不尊重百姓感受;还有人表示,这是绿化大跃进,劳民伤财……
虽然南京有关部门赶紧解释,换树是因为坑浅、土少、石多、肥缺、树矬,但这样的解释也遇到了不少质疑声。而青岛为平息社会舆论,当地政府公开道歉,并表示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忽视宣传和沟通造成。
从危机公关角度看,当地政府勇于承认错误,积极回应百姓诉求,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其做法值得肯定。从行政行为本身来看,这种“亡羊补牢”之举,也不失为明智。但人们仍然会问:早干吗去了?
近年来,百姓对城市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各地对城市绿化工作越来越重视,这令人感到鼓舞。作为专业部门,园林绿化单位的做法也许有道理,之所以招致争议,关键还是这些部门缺乏与公众沟通的意识。
一直以来,不少政府部门对公众参与抱有成见:老百姓是非理性的,各有各的利益诉求,他们只会掺和、搅和,没必要让他们参与。只有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低调做事才能少惹事、做成事。
必须指出,这样的观点非常错误。环境是公共产品,环境相关决策的公众参与绝不是可有可无。只有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才能真正做到决策为民,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共环境权益。在上述两个城市的实例中,不少市民最为反感的是“说挖就挖、说毁就毁”,把公共环境当成了自家宅院,没有真正尊重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样的“雷厉风行”,颇有几分强加于人的味道。
相反,如果信息足够透明,当地政府又能鼓励老百姓参与,让他们帮着议一议、谋一谋、断一断,那么决策是否科学、动机是否单纯、行为是否得体、责任是否明晰、反馈是否及时,这些问题自然会对公众有足够的交代,何至于弄得自己如此被动?
公众参与,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虽然在短期内要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并不现实,但是,从信息公开做起,比如将规划、公共服务信息挂在网上,有针对性地召开听证会,开通有负责人接听的热线……这些都有现成平台,并非难事,需要的只是诚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