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亟需正常的学术批评

2012年07月02日 07:22   来源:人民日报   饶毅 刘国松

  国内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

  

  当前国内学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未形成良性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常规。

  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是漫长、曲折的,很多曾被认为是真理的立论,在后来被证明是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的。牛顿的经典力学被爱因斯坦推翻和限定,就是典型的例子。常规的科学研究,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氛围,因为它对趋近真理至关重要。学术争论应包含对学术立论的批评和提出人的辩驳,这两方面都应是理性的、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者应纯粹地对学术立论、实验数据本身进行严苛的评论,而不是对被批评者的人身攻击;被批评者应认识到,严厉的批评是在帮助他发现真理、避免错误,并应认识到对方的批评是对自己的最大帮助。

  不同文化和习俗背景中,学术争论方式有所不同。在西方学术界,学术批评是常规,能够在学术上提出批评的朋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好朋友;而对个人人身的批评,特别是背后议论是少见的,学术批评如果带有个人情绪,则被认为不妥。国内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这对于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发展和跻身世界一流都是非常有害的。

  学术争论是推动全世界学术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在一个学术观点的提出、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观点讨论和作出结论等过程中,同事或者朋友都应该尽量从批评的角度多方探究,看能接受哪些部分、不能接受哪些部分、需要继续验证哪些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辨伪。对每一个新论点,都应该去批评,批评得越激烈,得到的反馈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得到站得住脚的学术论点,甚至成为能够进入教科书的经典论点。

  而目前中国的学术界,缺乏足够的学术批评。一些单位内部没有学术批评,同事间难以相互促进;学科内部,也缺少正常的批评;在学术会议中,年轻的往往奉承年资高的,地位低的奉承地位高的。这样的专业会议就不能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没有发挥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在全球化的学术背景下,当这些研究工作形成论文送审国际期刊之时,往往会面对来自国际同行的严格审查,甚至被拒稿——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国内同行间的学术争论中尽早发现并解决,中国学术界的稿件在国际主流期刊上的接收率将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学术地位。

  当前国内学术界似乎存在一种不良风气,过分注重个人学术地位的建立,而轻视学术进步所需要的内涵。因此,对别人的学术不是善意批评,而是妒忌、贬低。多半不直接和公开批评学术,而经常背后议论个人,而且经常延伸到与学术无关的个人意气。甚至,一些人是首先看自己和对方的个人关系,才决定在背后是批评还是赞扬对方,而不是以学术内容为标准。

  中国文化中,对于私下谈话隐私的尊重程度较低,这样私下的议论和攻讦往往会传入被议论者的耳中,从而毁掉同行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甚至引发敌对情绪,从而损害优势互补的、长期的科学合作。现在的科学研究多是复杂型问题,需要多个实验室的紧密协作才能完成。这样,私下的议论和攻讦必然对中国科学的集体发展产生极大危害。

  学术界带头营造正常的批评环境和文化,杜绝人身攻击,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也是对中国社会人文环境整体提升的贡献。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