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仰的故事唤起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2012年07月01日 06: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启蒙了中国人对纪录片的基本认知,也唤起了中国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几千年积累的味蕾效应,“吃货”们忽然觉得变得生活很美好,追求“舌尖”上的幸福简单而充实。就在6月即将过去、“舌尖”上的感觉刚刚被纪录片唤醒的时候,一部名为《信仰——我们的故事》(以下简称“信仰”)的三集纪录片也悄然播出,它是用信仰的故事唤起中国人91年的集体记忆,亦是从另一个层面解读了“生活美好”缘于近百年的信仰追求。

    从再现实不过的“舌尖”去看形而上的“信仰”,对中国人来说,实际上是同等重要的。

    “信仰”的创造者给了纪录片一个副标题——“我们的故事”。潜台词是想告诉今天的观众,在91年的历史中,信仰曾经是中国人的共同记忆,现在也应该是共同的记忆,未来同样也是。没有人会只活在自己的历史中,今日中国所有的一切都缘于百年前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先人关于信仰选择的故事。正是他们的选择,延续到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家族的血液中,历经91年而故事依旧延续着。

    无论如何,要感谢撰稿和编导们分享了以前从未公开披露的故事。“只要主义真”,是信仰第一集的标题。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19年冬天,一位当过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叫陈望道的年轻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翻译《共产党宣言》……”,追溯信仰的故事往往属于牺牲者。彭湃、方志敏、刘胡兰等人面对生死的选择时,总是离不开信仰两个字,人的生命可贵以及现实生活的美好,对那些逝去的我们熟知的共产党员以及无数无名的共产党员来说,并非是没有选择的,他们的牺牲当然源自于信仰。

    回首百年,共产党人对信仰的选择、对信仰的坚守、对信仰宗旨的认知以及坚信信仰的胜利,同样都属于人类追求活着意义的精神层面的解读,如果非要用不恰当比喻,91年来的中国人选择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亦不逊于那些虔诚的宗教徒们。在“理想国”的构建中,共产党人所追求、秉持、笃定的信仰在哲学化了的“主义”面前固化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百年来,每每到了民族最危亡的时刻,舍身取义者如共产党员,能够放弃最宝贵的生活而坚持信仰的选择,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却能够唤醒后来人前仆后继——为他人、为子孙、为民族、为国家,信仰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深入民族最深的记忆中。

    以“壮志换新天”为标题的“信仰”第二集里,91年里的故事依然在选择的主题中展开。不要以为中国人是贪图享乐的,也不要以为“裸官”、贪官的出现就会抹杀中国人在信仰面前只会选择金钱和物质。

    新中国建设的六十多年里,能够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都是选择了坚守自己信仰的人。他们是从美国等海外归来的赤子;他们是鞍钢的工人;他们是志愿军战士;他们是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们是大庆铁人、红旗渠的农民、兰考的书记……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在信仰面前,平凡和伟大并无严格的区别,只要为共和国赢得尊严的人,都是六十多年民族最优秀的分子,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所有的蓝图变成现实时,支撑他们走过艰难岁月的也唯有信仰二字了。

    百年前,知识分子们引领中国人选择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废除帝制后的出路。对无数黎民百姓来说,他们信仰的时期很简单——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在共产主义的信仰描述中,生活的美好被中国人不断修改着具体的内容,物质的丰富以及精神的充盈与时间一共在改变着。

    在“信仰”第三集“时代先锋行”的篇目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担负起共同富裕责任的人一定是怀揣信仰的人。中国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世界的潮流进入到“发展”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迷失于信仰的消失之中,更迷离于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只有那些有信仰的人们才会不改变自己的选择,默默地影响和引领身边的人追求真正的生活美好。

    典型人物的出现也不过是中国无数好人的代表,能够记住的人名汇集起来依然是信仰二字。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很难树立起“榜样”来,却能够被“最美”所感动,褪去那些典型人物的光环,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时代变革、价值多元有信仰的人们所作所为依然符合“最美”的价值标准,而一旦我们身处其中,感动自然而来。

    百年来,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五味杂陈的,当下的西方人在批评“中国人没有信仰”时只是看到了社会的浮躁却没看到沉着于社会根底的无数有信仰的人依然延续着91年前中国人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肖黎)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专题:信仰——我们的故事

 

相关评论:信仰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