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依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四川、重庆、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已成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政负担。(6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感到莫名其妙,吃空饷问题咋就这么严重呢?对于许多领导来说,管人是其第一职责。如果一个领导连自己单位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那这个领导也该拍屁股走人了。
既然领导对单位人员情况了然于胸,那发生吃空饷问题一定与领导有关。其一,领导怕得罪人,听之任之;其二,领导也抱着“不吃白不吃”想法,有意占财政的便宜,对吃空饷默许纵容甚至鼓励。由此看来,吃空饷真的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单位的默认,没有领导的放任,单凭个人不可能吃到空饷。只要把这个口扎起来,把领导责任追究了,那还会有人吃空饷吗?吃空饷还会这么严重吗?
现在有人把吃空饷问题搞得很复杂,似乎这是一个多么难以解决的问题。专家们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似乎这又是一个体制问题。按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的说法,查处吃空饷难在两点: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两个漏洞确实存在,但真要想查,也没有那么复杂。比如说,上级部门可以不定期组织人员盘查,可以鼓励民间举报,把那些吃空饷的人挖出来。既然查了那就动真碰硬,只要发现吃空饷,就严肃责任上溯,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现实中,有的被查单位和被查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既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那就不妨打破之。如果是严查,有多少领导会那么“仗义”地以自己的乌纱帽为代价保护吃空饷者?真要是严查了,何愁没有民间举报?如果说民间举报不踊跃的话,那也是相关方面查处不力,知情者不愿意白费力气。
现实中有些复杂问题被我们想简单了,但也有许多简单问题被我们想复杂了。很多时候问题的发生,其实不是制度构建的问题,也不是另立新制的问题,根据现有的制度,真正做到了严格执行,多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吃空饷也是如此,说起来各地都很重视,可是查出了7万多人吃空饷,又有几个领导因此被问责?连领导问责都做不到,所谓重视,只是扯淡。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