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顺风车”遇冷是一个极好的标本

2012年05月23日 07:46   来源:红网   徐炳涛

  5月20日傍晚,河南郑州一条繁华街道上,有一辆后视镜系着绿丝带的轿车靠近路边等公交车的许多市民,司机摇下车窗反复问:“去北环路索凌路,谁搭顺风车,不要钱!”站台上多是沉默。有三个女孩叽喳讨论,最终还是决定这车不能坐。近年来,郑州数百位车主发起了“爱心顺风车”活动,但由于不受信任,活动一直没多大改观。(5月22日《人民日报》)

  好心提供搭车服务,却被当成图谋不轨的骗子,别说是学雷锋的车主心里不痛快,就是围观者们也不由唏嘘,人心不古,世道变矣,好人难做,难做好人!

  可巧,就在5月22日当天,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做好人成本高正在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其中71%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两条新闻一碰撞,敏感的舆论神经立刻有所察觉,许多人开始反思社会信任感的缺失,并直指道德崩解人性冷漠。

  应该说,好人难做确实与信任匮乏有关,但这个大环境是一时难以扭转的,如果单纯停留在这个层面或痛心疾首或夸夸其谈,根本于事无补。人们更应该反思一下,如何在现有的氛围下尽自己所能做一点好事,以一丝一缕的春风温暖社会的体温。

  来看郑州的“爱心顺风车”活动,个人感觉,其遭冷遇存在一定的自身主观原因。其一,一些车主表达方式过于简单生硬。以车主“赫天行健”自述的一次尴尬经历为例,有一个下大雨的晚上,他看到一位姑娘在雨里,于是就喊她上车,姑娘警惕地反问“去哪”,他说“你先上车再说”,结果人立刻走了。虽然车主感觉爱心受到了伤害,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姑娘,下雨天的晚上有陌生男人喊你上车,还搞得“神神秘秘偷偷摸摸”,你能上那辆车吗?自古便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说法,车主言辞又那般可疑,无论换成哪个姑娘,恐怕打死都不会上车。其二,献爱心过于刻意,让人看不到真诚。比如说,在公交站牌边揽客的那位车主,反复问“去北环路索凌路,谁搭顺风车,不要钱!”虽然话说得很透了,但总让人有种距离感,不好接受。

  简单生硬也好,过于刻意也罢,归结起来,助人的姿态欠妥当。须知,与爱心孪生的一样东西是尊重,助人是施与,但不是施舍,倘若姿态过高,可信度必然大打折扣。有些车主在助人时可能会觉得,让你坐车就很不错了,懒得说太多废话解释。这正是助人的一种大忌,助或者受助,本身是平等的一对,甚至说,帮助别人时需要把姿态放得比受助者更低一些,话说得更婉转一些,才能显出真诚,容易让人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已经把道理讲得很透彻了,行善不能摆架子,否则难免令人怀疑其初衷。前“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行善动机之所以备受质疑,也与此有关,尽管他本人极力辩护,但无论怎样,俯下身子行善才是最令人动容的。

  “爱心顺风车”遇冷是一个极好的标本,剥去喧嚣的舆论外衣,我们可以好好审视自己曾经的助人方式是否妥当,以及未来该把握怎样的助人姿态。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