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安:公租房遇冷让谁尴尬?

2012年04月2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边是火热开建,一边是冷清空置。近日不断有消息曝出,在公租房建设热潮中,部分地方如南京、上海、武汉等热点城市,公租房项目遇冷,面临少人问津的尴尬。记者了解到,位置偏远、价格偏高、申请标准较严等是一些地方公租房项目受冷落的主要原因。(4月20日《经济参考报》)

    每年六七月份,随着大学生毕业季的到来,租房市场都异常繁荣。为尽量降低生活成本,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只能选择牺牲隐私寻求合租,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住十来个人并不少见,男女混住也习以为常,更有甚者只能租到一个床位。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不乏蜗居、蚁族现象,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租客大有人在,而政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公租房却频频遇冷,究竟让谁尴尬?

    建设公租房,主要是为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也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虽然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商品房房价依然高企,远未降至合理区间,“买房”还只是普通工薪阶层的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公租房虽属于保障房,却实行市场化运作,其租赁价格与市场价相比不分伯仲。与此同时,为降低土地成本,减少财政支出,一些城市在规划时多将公租房建在市中心之外,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成本,再加上其繁琐的申请流程、较高的申请门槛,即便有租房需求,很多人也只能望而却步。公租房少人问津,一方面不利于房地产调控,不足以对遥遥直上的商品房价构成冲击,不益于挤压房产泡沫、促使房价合理回归;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城市只是将建设公租房当作“政绩”来完成,只建不管,缺少合理规划,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对待。

    实际上,建设公租房之初,政府就该对申请对象仔细调研,应尽量建在交通、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段。如今建成的公租房多统一装修,可“拎包入住”。对租房者来说,虽然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但房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采用的精装修只能是徒增“租房成本”。公租房既然是为了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就不该只是“看上去很美”,而成为政府的炫耀工具。

    一方面是租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公租房的空置难租,已经说明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公租房若不加以改善则很可能遭到淘汰。原为节省财政开支将公租房建至“荒郊野外”,如今建成后少人问津,已然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应该让一些城市有所警醒。公租房的建设应当有所改进,必须切实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否则,公租房只能成为“空置房”。(夏广安)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媒体称上海南京等地公租房因地远价高无人租住

 

  相关评论:

 

  公租房为何“叫好难叫座”

 

  公租房“出师不利”值得深究

 

  白峰:北京公租房大门对外地人仍“半遮半掩”?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