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重要部署。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彻底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破除了收入分配领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使改革开放前曾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在复杂形势下依然保持经济增长强劲动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2011年,按现价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71564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步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到6977元和21810元,正继续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据有关方面预测,2012年国际贸易增长仍呈放缓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需要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牵涉面广、涉及领域多,不能单兵突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使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个体工商户税负等。这些卓有成效的举措,都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重要部署。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机会公平。广大企业也要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则需严格规范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与此同时,全社会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合理引导社会心理预期,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识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在转型时期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的重要性,减少对收入水平调整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确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康有序进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