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治啃老,取消福利开错药方

2012年03月14日 07:16   来源:新民晚报   张枫逸
    据广州日报报道,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称,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

    “啃老族”问题固然亟待解决,不过“取消福利”药方,却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啃老的背后并不仅仅是缺乏自立自强的责任意识,就业压力增大,房价、物价给不少年轻人造成生活压力,只能向父母伸手求援。如果说啃老是一种病,那么病症出现在年轻一代身上,病灶却是社会深层次矛盾。即便把啃老族统统赶出家门,推向社会,也无法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存问题。

    取消啃老族福利的背后,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这样做在法理和情理上讲不通,也不能解决问题。首先,啃老问题毕竟发生在家庭,政府取消福利倒逼自立,有公权干预私权之嫌。其次,社会福利是每个公民理应享受的权利,以啃老为由予以剥夺,于法无据。更重要的是,取消福利后,原本社会承担的责任很可能变相转移到家庭,被啃老的父母们不仅不能解困,反而越陷越深。啃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共同努力。必须从改善就业环境,按需调整高校专业,做好就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等做起。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