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韩国代表部2月12日在首尔举行的“OECD政策发布会”透露,苹果公司每部iPad的利润达150美元,为销售价格的30%。与此相比,作为产品生产基地的中国分得的利润却少得可怜,以工资形式返还给中国工人的薪水仅为每部8美元(1.6%),这比iPad主要零部件供应产地韩国所得到的收益(34美元,6.8%)还低。(2月14日《扬子晚报》)
看到中韩在苹果收益上的巨大差距,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酸,难道我们的工人兄弟姐妹的劳动力就这样不值钱?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失衡的劳资关系是内因,即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苹果公司往往具有主动权,处于强势地位,而中国工人则处于一种无法自我争取权益的状态,只能任凭苹果公司盘剥。
当中国工人付出极大代价却只获得微薄收入时,苹果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与中国市场2011年第四季度为苹果贡献45亿美元营收,以及中国成为苹果第二大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链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从“毒苹果”的严重环境污染,到苹果对盘剥中国工人问题屡次冷漠的回应。
前不久,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在中国的一家代工厂的新闻细节显示,在iPhone上架前几周需要将显示屏的组装线重置,中国工厂的领班半夜12点叫醒了8000名工人,这些工人半小时即到位,用96个小时就完成了日产10万台iPhone的工作量。该报感叹到,没有哪个美国人能忍受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而薪水如此低廉。
《纽约时报》的报道面世后,尽管苹果公司一再声称该报道不完全真实,但事实胜于雄辩,苹果盘剥中国工人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那么,像苹果这样的跨国公司为什么能够肆意盘剥中国工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打着外资的旗号,享受着特殊的“超国民待遇”。
其实,这已不是相关机构和媒体第一次曝光中国的“代工之痛”,之前不少国际知名公司都被曝在中国的代工厂里榨取廉价劳动力,包括迪士尼、可口可乐和苹果公司等等。而近些年来,“血汗工厂”并未消失,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依然存在不少低报酬高强度的代工厂。
人们不禁要问,苹果“代工之痛”由中国工人承受能怪谁呢?其实,怪谁也没用,只能怪自己。道理很简单,在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核心技术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而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一个客观现实是,当前中国的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即缺乏核心知识产权,不是设计者、创造者,且不掌握市场,不是销售者,不接触消费者,仅是充当了毫无话语权的中间环节——制造者,而且还是一个代工者。人们还记得,富士康事件前后,批评矛头大都指向富士康代工产业群。
与此相反,在既有的全球产业分工中,苹果等跨国公司却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说得形象一点,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就是金字塔的塔基,数量庞大,但没有话语权,尽管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苹果公司最有力的增长点,并超过欧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
毫无疑问,因为“代工”两个字,中国工人们陷入了一场悲剧式的尴尬,同时也不利于中国产业经济良性发展。以代工模式为主导的“中国制造”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以成本控制——尤其是低人工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其结果显而易见:近些年来,中国工人权益受到跨国公司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使中国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陷入困局。
现在的问题是,当中国工人的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媒体来为他们说话,而他们自己的声音是极其微弱的。笔者以为,新闻媒体应当更充分地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政府有关部门也应更加积极地有所作为,敦促苹果等跨国公司承担其“企业社会责任”,并尝试建立多种社会监察机制,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增加中国工人与跨国公司资方集体谈判的力量。(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还有比“苹果”商标官司更重要的
“围攻”苹果的背后
真实的“苹果”未必那么光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