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今报》报道,2月1日上午,郑州保安陈传军和农民工张春生旁听了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虽然是旁听“两会”,但当天下午参加巩义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张春生向参加代表团审议的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政府能否支持建立“进城务工人员之家”,在这个“家”里,进城务工人员能够获得基本的温饱,能够有机会接受培训和招聘,碰到工伤、讨薪、维权等难题,有热心的律师能帮忙解决。
媒体对编外代表旁听“两会”的热议,充分说明广大群众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以及“两会”被寄予的太多的希望,如何体现民众的呼声就成了两会的重要内容,避免会议流于形式自然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全新的阶层和社会力量,此次郑州“两会”赋予了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充分体现出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民主,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劳动群体的尊重。
进城务工人员代表来自社会最底层,他们了解实情,体察民意,党委政府只有通过旁听来加强沟通听民声,才能真正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让编外代表走进两会,既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既有利于各阶层的民意畅达,又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也反映了当地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及时回应,不断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让编外代表旁听两会如何做到常态化、法制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笔者认为,编外代表也应当像正式代表、委员一样,强调其广泛的代表性。对于旁听人员,不仅享有参加会议的权利,而且可以发言和参加讨论辩论。
只有建立完善的旁听制度并将其法制化,旁听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彰显出旁听的真正意义。(汪俊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开放为“两会”注入新活力
开展网络问政 创新社会管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