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秀,秀点京剧又何妨

2011年10月03日 07:58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内衣,服装中离身体最近的一个类别。

    内衣+身体,不仅是物质的、物理性的组合,还会产生“化学反应”——刺激精神,搅动文化。

    内衣+身体+文化,话就多了。

    内衣的“文化性”,古已有之。内衣,古代称“亵衣”;而“亵”,不是个好字眼:轻慢而不庄重。亵渎、亵狭、亵玩,等等,都是不上台面的、被鄙视的举动。“内衣展示”,这两个词能组合在一起,古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内衣展示”,差不多就是“人体展示”了。古代女子之美,是“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裙不动,则脚不露。不露为美,暴露为丑,如果听见有人说“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惠特曼),不啻是被高压电击中,如何经受得起。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王子哈姆雷特对人的赞美,也包括了对人体的赞美:“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崇高的意识、无限的能力、优美的仪表,举止好像天使、灵性可媲神仙,他是天之骄子,他是万物之灵。”这样的文字,只能出自西方剧作家之口,而不可能是中土文士笔下。

    既然人体是美的,最亲近人体的内衣也是美的——对内衣的态度,往往是对人的态度,“内衣观”,往往是文化观。

    9月26日,广西卫视“时尚中国”栏目播出了一场内衣设计大赛决赛,其中的一件参赛作品的创意,是京剧+内衣:女模特身穿“三点式”,头戴凤冠、身扎靠旗,内衣上画着京剧脸谱,走上T台。现场照片被放到网上,引起了争议,大部分网友表示,这种做法亵渎国粹京剧艺术,有网友甚至感叹“京剧也开始脱了”,也有网友评论“有点新意,胆子够大”。对于这种创新,有网友则抨击:“他们的标新立异以国粹和传统文化的沦丧为代价!”(见10月2日《成都商报》)

    京剧+内衣,有人斥之为不伦不类。殊不知,设计者要的就是不伦不类。现在流行“创意”,创意有时就是不伦不类,就是冬瓜扯到豆棚里。如果瓜在瓜地里,豆在豆架上,叫什么创意?

    但是,京剧+内衣,跟“冬瓜扯到豆棚里”不一样,冬瓜和豆,两者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别,庄亵之异;京剧和内衣,京剧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内衣”则跟“脱”联系在一起,是三俗。难怪一些网友要愤怒了。

    但是,京剧看不起内衣,是有点忘本了,忘了自己的出身。吊诡的是,京剧及其前身徽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候,也是京剧艺人最没有社会地位、被歧视的时代;不要说是名门望族,就是穷家小户,谁家孩子说喜欢唱戏,也是被人看不起的。现在京剧有地位了,进了“庙堂”,成了“国粹”和“传统文化代表”了,倒不屑与“内衣”同台了。依我看,一个未必雅,一个也未必俗。

    服装设计,以前叫“裁缝”;改革开放后,服装设计成了时尚行业,还进了大学课堂,“雅”得可以了,跟京剧同台,不算辱没京剧。“改革开放”“内衣秀”走红,既是时代的造化,也是市场的选择。“皇帝轮流做”,且看内衣秀。

 

 

 

相关评论:

 

“内衣京剧戏”是对民族文化缺乏敬畏的表现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