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通海安某论坛,一篇题为《海安城管真牛,局长夫人代替局长外出参观考察!》的帖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该帖称,海安县城管物业行业协会最近组织了一次考察,该县城管局一局长竟让夫人代为参加。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出现各种说法猜测。(9月29日《现代快报》)
有几个敏感词让社会舆论哗然——城管、局长、局长夫人、参观考察。即便是“夫人自费预付了2800元参加了这次活动”,也难以规避权力的“夫贵妻荣”和福利待遇的“夫唱妻和”之嫌疑。有时,权力的“夫贵妻荣”赤裸裸,福利待遇的“夫唱妻和”一家亲。网友“魑魅魍魉2009”曾爆料,疑似“张家港市长夫人以及市政府领导夫人等”的旅游团资料被爆出,怀疑该团也存在公费旅游的情况,资料显示一行8人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团考察费用共计为233745元。
避嫌原则,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际关系学,也是社会的一种基本秩序。尤其,权力必须遵循避嫌原则,这是权力属性与功能决定的,是权力伦理与权力品质要求的。从属性上讲,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从功能上讲,公权力有利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避嫌原则之下,制定出一系列制度与规范。比如《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这些回避制度旨在保证清正廉洁,预防腐败,秉公办事、任人为贤等。
遗憾的是,权力避嫌原则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弱化。中国工程院发布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引发了巨大争议。争议集中在名单上的高官和央企高管候选人身上——在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如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原中石油副总胡文瑞等。有人提出:面对院士帽的诱惑,官员应主动避嫌。掌权者除了为自己“争利”,有时也担当“拼爹”的主角。萝卜招聘、“量身定做”、“一对一,点对点”……官员世袭、阶层固化是公平社会的 “天敌”,蚕食着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体系。
“替夫考察”违背权力避嫌原则。这正是令人纠结的地方。时下,有人叫苦:官不好当,官太太也不好当。确实,随着公众监督的广度与深度的延伸,官员“八小时内外”都进入公众的监督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力避嫌原则务必加强。权力一不小心“不避嫌”,或许一时并未给社会造成明显的危害,但可能潜伏着不公元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是权力避嫌的功效之一。权力避嫌,是预防针,也是自缚力。权力避嫌的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权力的自缚力有待进一步增添。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