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华西都市报》报道:26日上午,由成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承办的“2011成都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暨中高端人才洽谈会”在新会展举行。成都人才市场对进场求职应届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者认为这是正常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农民工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低工资低待遇低回报,而所谓的“用工荒”也只是最近一两年之间的事儿。用工一荒,农民工劳动报酬看涨,这其实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就好像天旱粮食要涨价,过节蔬菜要涨价是一个道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并未看涨,并且还有大部分农民工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当地就业,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大城市才出现了“用工荒”。农民工由廉价劳动力到“香饽饽”的转化,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
八十年代大学生无比吃香,中专毕业生也可以找到响当当的职位明晃晃的头衔甚或官帽戴戴,而最近几年的大学生又是咋样的?不仅国家不再包分配,即便是就业的大门也越来越狭窄。名牌大学生卖猪肉自谋职业者又有多少呢?济南出现了大学生挑粪工,“挑粪光荣”“职业无贵贱”的光环之下,不也很能说明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吗?
学费看涨,校门大开,整个青年群体知识水平当然也在不断看涨。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当然也不断“看涨”。在地方企业、政府部门没有为大学生想好就业门路,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准备好“舞台”的前提下让大学生一窝蜂涌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就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吗?高考挤破头,就业头挤破,最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弱势群体”。
因此说,从最近几年的“历史”看,先是农民工“弱势群体”化,后有大学生“弱势群体”出现,这其实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必要对此遮遮掩掩。农民工讨薪仍然在不断上演,不过没有前几年来得普遍而已。“用工荒”起码对于农民工本身来说是福音,终于可以有人出大价钱雇佣农民工了。工钱看涨,实质上是农民工本身价值的直接体现,然而这也仅仅是一种还原和回归而已。总想着吃农民工红利的日子终将会过去,谁的劳动价值也不容“被廉价”化,农民工如此,大学生亦如此。
如今轮到大学生“被廉价”化了,1200元,1300元,1400元的工资待遇是不是一种对大学生劳动价值、知识价值的非法蔑视非法盘剥?而那些还没有签约还没有找到工作只靠自己的父母养活的大学生又有多少呢?那些徘徊在人才人力市场周围待价而沽的大学生又有多少呢?
说白了,今天的大学生与前些年的农民工是一对跨越时空的“难兄难弟”,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及用人单位、企业,应当彻底转变挤兑大学生挤兑农民工的心理和行为,为大学生开辟一片就业新天地,让人才、知识得以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才是根本。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