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岁的文科学者刚刚评上教授,他的学术成果单上赫然写着:发表论文1000篇,出版各类著作100多本;一个影视学院的教授,一年可以把五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每本书有20多万字……这是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学者们见怪不怪的成果产出速度。在重量不重质的功利化评价体系下,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近乎绝迹。“学术速成”,正在成为大学文科研究领域的一大顽疾。(12月6日《文汇报》)
在一个健康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根据学者提供的上述成果,评价体系应该做出常识性反应,做出十分谨慎的评价,首先,应该要对方提交1000篇论文与100本著作,请相关专家全文阅读,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看有无重复、剪贴、拼凑;其次,应该根据对原著作的评价,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拼凑组合”、“改头换面”、“侵犯学生知识产权”、“夸大注水”等问题,启动学术调查。这是杜绝炮制论文、论文造假、论文抄袭、学术侵占、还原学术本质的基本选择。
退一步说,姑且不提严格的学术规范——在今天,导师在没有任何学术贡献的成果中挂名,然后就算为自己的成果,已见怪不怪;导师让学生为自己“打工”翻译、编写图书,然后自己做主编,也很流行;至于学术期刊、图书出版也早已见钱、见人不见学术水平——可是,既然还有所谓的“学术”,那么,至少应该有基本的学术底线常识,这就是“学术牛人”再牛,也不能如此高产,可以这么放卫星般地制造学术成果,面对如此高调的高产,不能没有丝毫的怀疑。
对于明显有违常识的学术成果,学术体系居然视而不见,还将其视为典范,这不是学术重量不重质,而是纵容学术不端,鼓励不择手段地谋求学术资源。在这种纵容之下,当前的学术评价已经没有底线,谁的胆子大,谁就可放卫星,就可产出海量的“学术成果”,兑换学术资源。这就如当年大跃进,大家争着报亩产打破纪录。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付出违反基本规律的沉重代价。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