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京的关键词变成了“堵车”。本来,北京天气干燥,经常下点小雨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但现在每天开车上路的人恐怕不敢这么想了,因为倘若来场小雨,可能意味着宽阔的大路变成了巨大的停车场,他们回家的路变长了。
且看北京交通拥堵创下的最新纪录——9月17日,全市拥堵路段高达143条,有车主在路上堵了5个多小时。骑车半小时能到的路程,开车3个半小时也没到。
北京的情形恐怕并非特例,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的交通也是“遇到一场雨就感冒”。城市交通,如何到了来场小雨就能堵得让人“几近崩溃”的程度?
抱怨一场小雨来得不是时候,这只是最浅层的原因。事实上,城市堵车早已不是偶发性的困难。就拿北京来说,即便不开车的人最近都能发现,9月份以来的城市道路明显拥堵了,每天上班路上几近“煎熬”。城市交通监测实时路况图显示,早高峰提前半小时至6时30分就开始出现,至8时30分,拥堵路段明显上升到100条左右,路况图上“一片红”。至上午9时,仍有近90条城市主干线和城市快速路上的时速低于20公里。
“小雨大堵”暴露出的是城市道路与机动车增长的矛盾。比如北京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50万辆。这意味着什么?根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北京的三条环路做量尺,每100辆车中最多可有5到6辆车同时上环路,否则三条环路就会瘫痪。预计到2015年机动车更有可能达到700万辆。
专家给出这样的提醒,如果没有有效保畅措施,“来场小雨就大堵”的场面就是2015年的日常状态。那时,路网平均速度将会低于15公里,城市真的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也许有人会说继续修路。现实的情况是,北京这几年修的路并不少,印象中年年在修建新路、拓宽旧路,道路变化一天比一天大,但结果呢,永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和人口膨胀的速度。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先后突破200万辆,4年后突破了300万辆大关。而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7个月。从400万辆到450万辆,仅用了几个月。与国内外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市对机动车购买几乎未出台任何限制政策。照这个速度和现行的购车政策,从450万辆到500万辆,再到700万辆,速度之快也许超出专家的估计。有专家测算,北京的新车甚至是以每分钟1.7辆的速度在售出。
机动车在膨胀,北京也在膨胀。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人口将超过2000万,突破城市总体规划所预计的2020年控制常住人口1800万人的目标。巨人一样大的北京,每天城里城外的超长距离奔波,不开一辆车上路似乎真的太累了。但如此陷入的一个怪圈,却使北京的交通日益脆弱。
“小雨大堵”还暴露出出行方式不合理,打个酱油也要开车去。交通专家提供的数据表明,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两倍多。北京市小汽车低于5公里的短途出行占出行总量的44%,也就是说,骑自行车能到,近一半的人却选择开车。
当然,导致出行方式不合理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市民绿色出行意识低,更主要的是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不断恶化,这是诱发家庭以小汽车作为主要代步工具的主要原因。你骑车在路上转一圈,就知道什么是“滚滚红尘”了。特别赞同有人说的一句话“当越来越多的车淹没了人,车与人的关系就应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眼下的城市规划,多从更大、马路更宽、交通更快、人服从于车的需求等因素来进行设计和规划,但这样规划出来的城市,宜不宜居需要打个问号。
9月22日是中国城市的“无车日”,仅仅是少开一天车吗?我们需要反思的恐怕太多了,更主要的是城市怎样以人为本?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