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对未来怀有好奇、期待、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当某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就会产生对未来的预言。一般而言,预言或者会成功,或者会失败,至于到底会出现哪一种结果,与预言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有意思的是,历史和现实中出现过许多“自证预言”的情况,似乎是预言本身产生了神奇的力量,推动甚至主导着事态向预言的方向发展,最终预言的结果得到证实。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最后使这个判断从预言变成了现实。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家银行本来经营正常,业绩良好,但社会上传言该银行经营不善,已经濒临破产,于是众多储户争先恐后排队提款,银行一时间无法应付庞大的提款队伍,最后真的就宣告破产了。
“自证预言”并非暗中发力的神秘咒语,它之所以能从预言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个“自动生成”的过程,而是因为预言作为一种信息,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实际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又对事态发展产生了实际影响,最终促成了预言的实现。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接收到预言信息之后,在认知和行为上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不同,事态发展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预言都会“自证”实现。
对未来的预言有乐观的指向,也有不乐观的指向。除了那种对问题和危险视而不见的盲目乐观,乐观的预言一般会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也容易理解。更复杂的情况是,在作出不乐观的预言之后,人们的认知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
面对不乐观的预言,人们的正常反应应该是,如何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最大限度避免不乐观预言成为现实,避免出现不乐观预言指向的负面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如果通过人们的努力,最终避免了负面的、灾难性的后果,那就不是“自证预言”,而是“自毁预言”。“自毁预言”也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概念,在他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自毁预言”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人们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不是被动地接受预言信息的影响和主导,而是将预言信息变成了影响具体情境的新因素,从而改变了事态的发展过程,最终导致预言失败。比如,2000年以来,一位很有声望的学者依据多方面的信息,经过认真研究,多次预言“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2008年”。结果,他的这个不乐观的预言“幸未言中”,不失为一件好事。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人虽然也在采取措施,努力避免不乐观预言成为现实,但正如电影《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所言,“欲避之,反迎之”,主观上努力避免预言应验,客观上却促成了预言的实现。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一些地方对“维稳”问题高度警惕,唯恐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严重危害乃至破坏稳定,“稳定可能遭破坏”成了一个极端敏感的不乐观预言。为了维护稳定,避免稳定遭到破坏,有关方面又是部署“信访专班”,对上访群众极尽布防监控围追堵截之能事,又是蓄意隐瞒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和环境污染事故信息,还动用政法力量打压公民的批评和监督。他们以为这些就是“维稳”的关键,却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些举措或许有助于维护一时一地之“苟安”,实际上却可能成为社会稳定的最大杀手。
对于一些地方的“稳定可能遭破坏”预言未能避免“自证”的结局,“维稳”的努力最终导致了“危稳”的后果,我们不但要反思这一预言本身的科学性(对“维稳”是否存在认识误区,是否夸大了“维稳”问题的严重性),更要反思诸多“维稳”举措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对于那些“维稳”不足“危稳”有余之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以避免给稳定带来更大的危害。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