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石油巨头岂可“挟亏损以令国家”

2011年11月27日 07:22   来源:红网   钱桂林

  发改委25日披露数据显示,9月份炼油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约4亿元。不过受到炼油行业受全年原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影响,前9月净亏损11.7亿元。而两大石油公司的财报显示,前9月却亏损645亿元。对此,有报道援引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亏损是两大石油公司自己“做”出来的,公司以较高的原油价格入账计算自然导致炼油板块亏损。(11月26日新京报)

  “巨额亏损”,这是日赚四五亿的两大石油巨头留给国人的冷笑话。据报道,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但炼油业务却继续出现巨额亏损,共亏损超过646亿元。两大石油巨头,把炼油板块的亏损看得比亮丽的“成绩单”还要重要,并堂而皇之亮到公众面前,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正是这一著名的“巨额亏损”,并辅之以频频出现的“油荒”,令两大油企可理直气壮伸手向国家要巨额补贴甚至于提价牟取暴利。

  令人想不通的是,在石化双雄炼油巨亏的同时,许多地方炼油企业担心的不是亏损,而是无油可炼。掌握着稳定油源和原油进口权的两大油企为何炼油有如此大的亏损,而地方炼油企业只要有油可炼就能盈利呢?

  正如有评论指出那样,中石油、中石化所谓的的炼油亏损不过是“左手转右手”的问题。两大油企把开采板块和炼油板块分开,中间用国际油价来进行定价。尽管这个油是自己卖给自己,但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永远都能处在“巨亏”之中,国际油价下跌时,采油板块在亏损;国际油价上涨时,炼油板块又亏损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无可厚非,但是国内原油开采成本较低,价格和国际接轨,中间存在暴利。

  从近年来两大油企出现的各种负面新闻,特别是天价灯、天价酒、天价越野车等事件以及高管天价薪酬等情况来看,其内部可以挖掘的潜力,用一句流行语概括——那是相当的大。

  作为共和国长子,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油企并未尽到为共和国这个父母分担家庭义务和社会义务的责任,他们除了不是曝出令民众很受伤的负面新闻不说,还总是冷不丁地高嚷着“巨亏”,其心比石油更黑!国家对石油双雄不能老是惯着宠着,以牺牲民众利益让他们一直“坚挺”下去,迟早会“肾亏”的。

  社会要和谐,国企责无旁贷。是否亏损,不能任由石油巨头“自报家门”,当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权威认定才是。面对石油巨头与民众的博弈,国家作为裁判当不偏不倚,千万不能被石油巨头的假“巨亏”而坏了政策走向。石油巨头“挟亏损以令国家”的闹剧何时收场呢?

 

 

相关评论:

 

世界最高的油价背后为什么是巨额亏损的油企

 

电脑键盘有成为“临时工”的潜质

 

小儿科理由难堵中石油豪车门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煤电矛盾不只是行业之争    2011年11月25日
  • ·中国离超级大国有多远    2011年11月25日
  • ·换个角度看援助欧洲    2011年11月25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