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宣布全年保障房1000万套开工计划已经实现的同时,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承认,其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为此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此类房屋年底前务必完成地基结构的施工。(11月11日《北京商报》)
从年初下达1000万套的保障房指标,到今年三季度中央的重压之下,各个地方政府突击开工,一路高歌猛进,给翘首以盼等待保障房安身的人们带来一次次的希望和喜悦。但是,当看到临近年关还有1/3的保障房还是“挖坑待建”状态,说句望梅止渴,不知妥否?
面对上级的考核,有些地方真有点临渴掘井的意思,挖这么几锄头土下去,实质问题丝毫没有解决。
诚然,开工率能代表某些地方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地方政府再进一步拿出办法措施来,扎扎实实提高一下完工率,当然,这个完工率要在确保保障房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毕竟,困难群众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实用的房子。
相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步履维艰,商住用房的开发确实持续高温,甚至过热,以致中央三令五申调控楼市,出台政策法规控制楼市过热的情况,相比之下,差别就有点悬殊了。
其实,作为保障性住房,投入主体是各级政府,土地由地方政府划拨,所需资金由中央划拨和各级财政负担,按说比商用房还要简单些,为什么还这么难呢?有种说法,开发房地产是“唐僧肉”,搞保障型住房是“鸡肋”,一个是为地方政府赚钱,可以在GDP年报上大书一笔,另一个是花钱。这虽有失公允,但值得深思。
保障房建设问题,中央投入力度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可谓空前。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各级各地政府参与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不会出现挖个土坑应付检查的事情了。
“天宫”都在太空建起来了,地上建一些保障房应该不难。
相关评论:保障房还在政绩的旮旯里挖坑待建
同一个市场不该有两种房
保障房放慢脚步只为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