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8毛门”患儿陈志强从武汉同济医院康复出院,共花费23886.43元。同日,患儿父亲陈刚承认深圳儿童医院当初诊断正确,并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无知和一时冲动向深圳儿童医院公开道歉。(《南方都市报》10月29日)
患儿父亲的道歉不仅为沸沸扬扬的“8毛门”事件划上了一个句号,而且也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的“8毛门”不过是一场闹剧。然而,反思整个事件的过程就会发现:在这一闹剧中,冲动的其实不止是闹剧的主角——陈刚,还包括媒体和社会大众。
不得不承认,新闻媒体有追逐噱头的本性,在“8毛门”事件中,为迎合社会大众的好奇心理,媒体在报道中普遍使用了“8毛钱治好10万元病”的字眼。而事实上,即便是“8毛钱”治疗的广州市儿童医院也表示不能排除患儿是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况且,患儿接受8毛钱治疗后只是“排便正常”,现在看来只能证明是“病状消失”或者“病情缓解”并不能证明就是“治愈”。这正如一些评论所指:“暴露了国内媒体在涉及医疗、生物等专业性报道上,部分记者基本功不扎实的软肋。”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频发,患者对医生的普遍不信任使社会大众也更容易接受媒体“恶医”、“庸医”等有关“不良医生”的报道。如果媒体在当初的报道中能够采访更多的专业人士及机构,如果社会大众多给医生一些理解,或许就不会出现“8毛门”事件被扭曲和夸大的情形。
事实上,媒体及社会大众在“8毛门”事件中的冲动还来自立场的偏差。本来,作为局外人,在医患纠纷发生后,媒体和社会大众应当站在科学或公正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但我国媒体和社会大众似乎天然地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是强势群体。”一旦存在医患纠纷便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病人”的立场上,由此导致在所有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听到的几乎全是患者的声音,而鲜有医生的发言。这对医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砍后,网上曾经流传一篇出自医务工作者之手的文章《对不起!我们医生治不好中国人》。文中作者借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首诗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说从医好,谁解其中味?”并明确表示:“如果有下辈子,坚决不做医生。”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试想,如果没有了医生,最终倒霉的还不是患者吗?
所以,“8毛门”事件虽然结束了,但“8毛门”闹剧带给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反思其实才刚刚开始。如果媒体和社会大众不能改变“患者即弱势群体”的思维定势,不能在分析医患矛盾时多听取一下医生及第三方的解释,那么“8毛门”闹剧的后面可能还会出现“9毛门”、“10毛门”……如果这些闹剧门不断出现,那么所谓的医患关系改善则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梦想之中。
相关评论:
“八毛门”关上了吗
“八毛门” 事件还需要反思什么
“八毛门”启示:娱乐至死时代谁都不愿倾听
“八毛门”里的舆论监督不是哗众取宠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