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滥用劳务派遣是对职工权益的侵害

2011年01月25日 08:00   来源:工人日报   陈英凤

  2011年元旦刚过,云南省会泽县的130多名工人顶着刺骨的寒风,开始了他们在昆明的艰辛上访之路,反映他们成为劳务派遣工后,遭遇的待遇下降、同工不同酬等问题。(据《瞭望》1月16日)

  这些工人2006年以前是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分公司招的一年一签的农民合同工。2007年,公司将他们的劳动关系由劳动合同转为了劳务派遣合同,并随之大幅降低了工人们的各项福利待遇。2010年,劳务派遣合同到期,工人要求与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仍要工人与劳务公司签劳务派遣合同。工人要签劳动合同,企业却要工人签劳务派遣合同,原因在于劳务派遣是企业规避劳动法律的一个重要渠道。

  劳务派遣对职工权益的侵害,媒体多有报道。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规范后,劳务派遣反成泛滥之势?

  当前,劳务派遣这一在西方只用于灵活就业的用工形式,在我国正呈泛滥之势。广州市委研究室政治研究处与广州市总工会工运史办联合调查显示,广州市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生产一线岗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现象,一些企业的劳务派遣工占职工比例已近一半,更有一些企业将原正式职工转入劳务派遣公司再派回原单位工作。结果是人员不变,身份却发生了根本变化,相应的劳动报酬随之降低,还有的用人企业采取将某项工程及人员整体外包来规避《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这种现象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

  企业之所以对劳务派遣如此“青睐”,是因为在劳务派遣制度下,职工的雇用与使用分离,用工企业使用劳动者却不需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派遣单位却不使用劳动者。在这种用工模式下,用工企业节约了成本、方便了管理,甩掉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包袱,劳务派遣机构拿到数额不小的管理费,可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却受到了严重挑战。劳务派遣对职工权益的侵犯,主要体现在劳务派遣制度下,劳务工失去自身发展的空间,即使他们干得再好、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他们奉献了青春光阴、年龄增长后,等待他们的可能是解雇的命运。在劳务派遣制度下,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完全被抹杀,他们的工龄永远都是从零开始,周而复始。

  事实上,劳务派遣对劳动者的伤害政府有关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就采取了限制和抑制的态度,规定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限定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上。然而,对何为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法律并没有进一步明确。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试图对“三性”作出规定,要求用工单位一般在非主营业务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岗位,或者因原在岗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临时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顶替的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工,但这一条款在最终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被删除。法律对劳务派遣规定的不明确,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企业缺乏具体而有效的约束措施,再加上法律执行的不力,为劳务派遣被滥用留下了空间。

  要想遏制劳务派遣滥用局面,我们唯有期待于法律的“给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对劳务派遣的“三性”作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监督企业依法使用劳务派遣工;同时,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中介行为,保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只有扎紧制度的“篱笆”,法律充分“给力”,劳务派遣泛滥的局面才有可能改变,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可期。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