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的真相是买不起商品房

2010年05月07日 08:00   来源:齐鲁晚报   江德斌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此间举行的“2010河北省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需要20到30年时间达到让民众“买得起房”的目标(5月6日中新网)。

    20到30年是啥概念?现在正是购房主力军和社会支柱的青壮年,进入垂暮之年,继续工作赚钱的几率下降,到能“买得起房”的时候,也多半有心无力了。而就算买得起,也住不了多久。

    其实,陈淮的观点中混淆了一个概念,将所有的城市居民都纳入购房行列,必须靠购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但实际上,中国城镇居民从未缺少过住房,除了极少数街头流浪者,基本是人人都有居所。只是,市民的居住环境千差万别,除了市场化的商品房,还有数量庞大的单位集资房、小产权房、自建房、保障房等等。住宅的所有权也不一样,有70年产权、集体产权、租赁权之别。但在土地国有的大前提下,居民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所有住宅实际上就都是暂时居住,不能世代继承。

    而且,中国住宅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就是将改善性住房商品化,实现了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的目标。但在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出让市场的现状下,开发商掌握了稀缺资源,单纯追求高利润回报,从而通过抬高房价获取暴利。而由于政策所限,城镇市民没有自建房的权利,也不能购买小产权房,而保障房比例又过低,因此只能拥挤在商品房市场里。所以“买不起房”的真相,实际上是买不起商品房。

    买不起房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商品房价格过高,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其二是居民收入过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整,居民也不敢随便花钱。而目前的楼市调控政策,正在逐步打压虚高房价,商品房市场面临价格下滑的拐点。从近期一线城市来看,楼市成交量已陷入冰点,降价销售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央将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重点目标。两相交错,城镇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也将逐步提高。

    因此,居民“买得起房”的时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来看,都用不着20到30年之久。实际上,公众也不必纠缠于购房时间,解决住房的途径不止商品房一条路,只要改革现有用地制度,鼓励多渠道建房,释放小产权房存量,就能满足居民的购房需求。而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政府应该提供大量保障性住房,以解决其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