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2010年全国土地供应计划,今年全国计划供应住房用地18万公顷,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占比将达77%,远高于2009年。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比去年增加一倍多,经济适用房用地比去年实际供地增加79%,廉租房用地比去年实际供地增加4.7倍。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再扩大。
根据今年新增3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如果全部新建,按照单套面积60平方米、平均容积率1.5计算,新建300万套住房所需土地规模约为1.2万公顷,目前的供应计划总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关键是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土地供应。
土地供应成倍增加,无疑令许多对高房价望而却步的老百姓充满期待。但增加土地供应,只是加快保障房建设的第一步。
实际上,过去的几年中,许多城市都在增加保障房的土地供应,但有部分城市无法完成土地供应计划,或者开工、建设进度较慢,最后造成“供地不少、房子不多”的情况。因此,如何让土地供应尽快变成有效的住房供应更为关键。
首先,相应的监管不能少。针对前些年曾出现一些城市无法完成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的情况,中央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部门应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供地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保障房供地计划,尽快形成有效的住房供应。如果有地方完不成保障性住房供地的指标,土地督察部门要从百姓利益出发,动真格地监管,例如发出整改意见书,要求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等。
其次,要加快建设进度。让土地变成房子,各地应加快保障房建设的规划审批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税费减免等,以促进开工建设进度。对中西部地区普遍面临的建设资金难题,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同时,还将首次对发展公共租赁房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各地应把中央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确保保障房供应。
再有,要把保障房真正提供给需要的人。如何把保障性住房公平、公正、公开地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一直是困扰各地的一大难题。近日,深圳爆出多名政府部门人员和住豪宅者通过保障房初审的新闻,限价房“未住先租”、经济适用房“6连号”事件等,都说明在保障房分配环节还有不少漏洞,制度还不够规范。随着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数量增加,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确保分配过程透明,分配办法经得起社会监督,还需要各地不断创新探索有效的解决之道。
(责任编辑:侯彦方)